核心提示:自10年前引進三菱扶桑重型卡車技術后,無論是重型卡車,還是專用汽車,華菱星馬一直堅持在消化吸收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堅持自主創新、打造自主品牌,并逐步在這兩大領域奠定了地位。在成功完成華菱重卡產品技術由日系向歐系升級之后,華菱星馬又將注意力放在了重卡的核心總成上,并于2012年底通過利用全球汽車零部件資源,自主研制開發出了重型發動機——漢馬動力和變速器,為自主創新之路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0月23日,華菱星馬(集團)配置漢馬動力發動機的華菱星凱馬系列6×4牽引車,在第六屆中國國際卡車節油大賽上擊敗所有競爭對手,成功斬獲節油冠軍獎。喜訊傳來,集團上下為又一項技術創新成果獲得高度認可而歡欣鼓舞。
在中國重卡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作為后起之秀的華菱星馬走出了一條雖艱難卻榮耀的自主發展之路,成為為數不多存活下來并且發展得較好的重卡企業之一,對中國重卡行業很有典型意義。
吸收日歐技術再創新,星凱馬揚威高端市場
華菱星馬是靠專用車起家的。當初開始研發重卡時,華菱星馬無技術、無產品、缺資金、缺人才。為實現良性發展,他們選擇了引進之路。2003年,華菱星馬與日本三菱簽訂了為期10年的技術合作協議。
通過引進、積極消化吸收三菱技術,華菱星馬在重卡領域的研發制造能力上迅速提升,在此基礎上研發了具有自主品牌的系列產品;同時多次與國外公司進行不同形式的技術合作,充分利用國內外汽車零部件配套體系,以自主創新為主,博采眾長,把自主開發的重點放在整車系統的匹配、集成和優化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上,牢牢掌握整車及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知識產權。這種策略既有利于充分利用國內外先進技術,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迅速形成自己的技術能力,又避免了與外國公司的知識產權糾紛。
與日本的合作,產生了當時國內最先進的產品,也是華菱的第一代重卡,其采用國際上通行的變截面大梁、人性化的電子技術、科學的匹配技術及先進的制造工藝等,讓國內重卡行業耳目一新。2004年以后,國內重卡廠家陸續進行產品的更新換代。為了占領技術制高點,華菱星馬把“超越日本,趕上歐洲”作為新目標,在2007年啟動了第二代產品——星凱馬系列車型的開發。
星凱馬重卡系列是華菱星馬與國際頂尖級研發機構聯合打造的高端重卡,主要目標市場是海外和國內沿海等高端市場。星凱馬的駕駛室是由國際頂級汽車設計公司——意大利博通汽車設計公司全權設計,流線型設計和厚重的車型透出濃厚的現代氣息和歐洲文化的底蘊,從材料選用、制作工藝到各項功能,無不綜合歐美高端車的優點,進行了全面革新。
它在國內首次采用CAN總線整車數字化控制系統,能使發動機排放達到最佳狀態,實現了歐Ⅳ排放標準,還可以自動檢測故障,給維修帶來極大的方便,整車的安全性、舒適性等各方面堪比豪華轎車。
星凱馬于2009年正式推向市場,目前已成為華菱星馬的三大主打品牌之一,并批量出口到海外市場,如俄羅斯今年初就一次訂購1000臺。星凱馬最終成功地實現了對日系重卡技術上的超越,成為中國第一款比肩歐美的高端車。
潛心培育民族品牌,漢馬動力橫空出世
2010年,重卡市場100萬輛銷量的狂飆突進,為行業帶來了一片繁榮,而接下來2011、2012連續兩年的一瀉千里,使行業寒冬驟然而至,絕大部分企業“高臺跳水”。華菱星馬也不例外。
為擺脫困境,國內重型汽車企業紛紛投入跨國公司懷抱,不僅整車企業紛紛合資,還出現了發動機等核心零部件企業合資新趨勢。在行業風起云涌的合資潮面前,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堅持自主創新、發展民族品牌的發展戰略,始終未曾動搖。
在汽車行業,造整車容易,造發動機難。中國近幾年造重卡的新企業層出不窮,沒有一個敢于既造整車又造發動機。但華菱星馬卻敢為人先,在諸多質疑聲甚至是“做發動機之日就是華菱關門之時”的“預言”中,依靠自身力量研發、生產發動機,尋求轉型發展。
漢馬動力的研發始于2007年。在2008—2012的五年里,華菱星馬埋首實驗室,做完了高原、高溫、高寒的全部實驗。經過前期調研及定型、設計、樣機開發和試驗等階段,目前已完成了CM6D18和CM6D28兩個系列發動機的開發,排放滿足國四、國五標準,具備升級到歐六排放水平的潛能,形成了節能、環保和大功率的特點。該發動機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目前一期正在申報的發明專利達28項、外觀和實用新型專利34項,填補了安徽省在自主研發節能、環保大功率動力總成方面的空白,為民族高端重卡裝上了自己的“心臟”,解決了國內大功率、節能環保型高性能發動機缺失的遺憾。
2012年11月27日,第六屆中國國際工程機械、建筑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在上海開幕,華菱星馬首次正式發布旗下重型發動機——“漢馬動力”。
12月29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蘇萬華等8名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認為漢馬動力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行業技術進步有推動作用。問世以來,漢馬動力一路過關斬將,先后通過了國家檢測中心檢測和由省科技廳組織的省級技術鑒定,目前正在申報省級科技進步獎,并準備申報國家級科技進步獎。
堅定不移自主創新,不懈打造核心競爭力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通過自主創新獲得核心競爭力,才能生存和發展,否則一切都是徒勞。現在的華菱星馬相較于國內同行并不遜色,要資金有資金、要技術有技術、要管理有管理,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華菱星馬董事長劉漢如說。
華菱星馬之所以有今日之良好發展局面,得益于起步時的高起點。在華菱星馬初創之時,很多重卡企業連駕駛室和大梁都要引進,而華菱星馬規劃企業時,駕駛室、大梁都完全是自主開發:2006年,啟動車橋項目,次年華菱產品基本上配裝了自主開發的重型車橋。車橋項目獲得成功,經過調研和論證,華菱星馬2008年啟動了發動機、變速器自主研發項目。目前,年產5萬輛重卡發動機,且能達到國Ⅳ排放標準,具備升級國Ⅴ及更高排放標準的生產線已全部建成。
雄厚的技術支撐,是華菱星馬快速發展的堅實基礎。華菱星馬技術中心從公司成立之初就開始建立,2006年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截至2012年底,公司擁有有效專利153項,其中發明專利10項;參與了3項國家、行業標準的制定。近3年來,技術中心以自身技術力量為主體,通過多種形式的聯合協作,承擔了近30項國家及省內技術進步項目,取得了多項科技成果。
今年以來,華菱星馬把漢馬動力作為營銷的重中之重,計劃全年在全國投放2000臺以上,目前投放已超過1000臺,裝配車型包括物流車、攪拌車、自卸車等華菱重卡和星馬專用車所有在銷的主流整車產品,銷售區域包括重慶、上海、杭州、寧夏、廣州、深圳等主流市場。
華菱副總經理兼高級工程師王延安表示:“自主創新的收益是長期的。華菱從2004年投產,到2007年已達到超過1.2萬臺的產銷規模,今年上半年更是逆市而上,實現了約1.5萬輛重卡的產銷,高于去年全年的產銷量。”據悉,今年前三季度,華菱星馬集團累計完成總產值66.5億元,同比增長70.5%;累計實現銷售收入69.3億元,同比增長91.8%。華菱項目產品已開進了近60個國家和地區。目前,華菱星馬所產重卡做到了世界有名,被重卡業視為一面旗幟。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