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與國際航運中心的步伐正在提速,作為發達國家僅次于銀行信貸的第二大金融工具、大宗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融資租賃業的獨特作用也越發受到重視。
從日前在上海舉行的“推動融資租賃市場發展促進上海經濟平穩增長”論壇上獲悉,在各租賃公司自愿申報基礎上,上海市租賃行業協會近期將推出投放300億元租賃資金額度的舉措。
上海市租賃行業協會透露,將組建近30人專家團,以便與重大工程項目、基礎建設或需緊急援助且具備一定條件的實體經濟項目對接。
“上海市的產業結構中,飛機、輪船、汽車、工程機械、大型裝備等行業比重很大,這既為融資租賃公司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也非常需要融資租賃來配套資金,支持產業的發展。”上海市副市長艾寶俊在論壇上表示。
“上海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需要成為融資租賃業的中心;上海要發展先進制造業,也要成為融資租賃業的中心。”中航國際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宏偉在論壇上指出,通過大力發展融資租賃業,上海可以加速制造業結構升級。
“產業結構升級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投入,作為上海的重要制造行業,如國產支線飛機、大飛機、電站設備、船舶、港口與海洋裝備、軌道交通設備等,要在全國乃至全球的激烈競爭中獲得有利的市場地位,必須借助融資租賃。”趙宏偉說。
以航空租賃為例,根據波音去年11月最新發布的預測信息,未來20年中國需要民用飛機約3700架,價值約3900億美元,其中70%~80%約3000億美元的資金需要借助融資租賃籌集。
截至去年10月,上海共有融資租賃企業34家,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但注冊資本金為100億元,整體實力、單體規模都偏小。同時,注冊在上海的融資租賃公司中,近八成為外商獨資或合資企業,而上海國資體系下僅有3家,總注冊資本金僅4億元。
以航空租賃為例,中國航空公司現有1000多架飛機中,70%采用租賃方式購買,其中40%采用融資租賃方式,30%采用經營性租賃方式。
“但在國內巨大的航空租賃市場上,基本沒有本土公司參與,這使得國內航空運輸企業因外資壟斷而租賃成本偏高10%~20%。”上海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加快發展上海融資租賃業”課題組副組長金鑫說。
融資租賃業發展與產業升級需求的不匹配,令業內對“政策扶持”的期許非常“迫切”。
金鑫建議,可考慮財政和稅收支持,人才吸引和培養,大型項目、基礎建設和城市設施領域優先考慮融資租賃方式,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扶持融資租賃業等政策。盡快成立一兩家以國資為主導的重量級融資租賃公司,支持上海大飛機等戰略性產業發展。
趙宏偉提議,給予融資租賃比照金融業同等的政策待遇。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