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廣東省建筑機械租賃行業協會正式成立。這一看似簡單的事件背后有著蒼涼背景———2008年中國建筑機械租賃企業能回收租金80%以上的企業不到兩成,有一半的企業只能回收50%的租金。
尤其是廣東省建筑機械行業,“工程開工不足,大量建筑器械閑置,這段時間價格惡性競爭到了拼刀子的地步。”廣東省建筑機械租賃行業協會會長袁正說,粵企自發成立的建筑機械租賃行業協會,目的在于抱團取暖,結成統一戰線向四川災區重建、4萬億帶動的基建項目等新市場進軍。
粵企的資質之痛
美國金融業的“翻船”浪潮像瘟疫一般傳播,建筑機械行業也不好做,但沒想到這么不好做。
對于廣東民營建筑租賃企業來說,塔基安裝資質成了繞不過去的“坎”———廣東至今沒有一家企業能夠拿到塔基“一級安裝資質”。隨著經濟的發展,新上馬的民用工程都是要用到大型機械設備,更別提國家基建建設。換句話說,“以前只需用到三級安裝資質,現在更多的是需要一、二級安裝資質,大企業是不屑于賺取小額資質掛靠費的。所以省內大單反倒被北京、上海的企業拿去。”
而在傳統的住宅房地產市場,據了解,廣東大部分建筑機械租賃企業這塊的業務要占到70%左右。“房地產低迷,工程開工不足,建筑機械租賃市場供過于求導致小商家以低價攪亂市場,中型塔機每月租金暴跌八千到一萬。”業內人士表示。
中聯重科力推融資租賃
相比廣東建筑機械租金一路走低,四川、安徽、武漢、重慶等內地地區卻是逆市增長。其背后的邏輯是國家出臺“4萬億”保增長舉措之后,刺激地方政府新一輪的投資熱情。但一個難題也擺在意圖拓展內地市場的機械租賃企業面前———何處籌措資金購買設備?
塔式起重機全國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制造商中聯重科力推融資租賃。“銀行不愿意選擇中小企業重要原因是因為沒有一個安全的保障,但是融資租賃這種金融業態本身是以融物作為表象,而以融資作為本質的。”中聯重科融資租賃分公司總經理萬鈞說。
這樣一來,整個產業鏈上的盈利模式都改變了。“原來是按照銷售增量來計算的,但現在是把增量經濟轉變為存量經濟或者循環經濟。銷售的模式徹底地從原來打價格戰轉向價值戰,只有性價比高的產品才容易實現二次銷售。更重要的是競爭模式的改變,它提升財務報表的競爭力,誰能夠在整個鏈條提供強大的金融服務能力,整個鏈條客戶群就都能夠受益。”ALTA集團中國區總裁周劍振這樣分析。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