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著名的中國酒城,位于四川東南部,長江與沱江交匯處。連江路是瀘州市內連接沱江二橋和長江大橋的重要主干道,具備典型的川南城市道路特點:彎道、坡道眾多。
11月,英達就地熱再生大型機組開進瀘州連江路。在川南地區首次熱再生施工中,英達“對癥下藥”理念以及突出的技術優勢克服了“蜀道難”等施工難題,獲得了業主的肯定,被稱贊“具有示范性推廣意義”。
英達不懼“蜀道難”,陡坡、彎道只等閑
英達機組機動靈活,轉彎半徑小,從容應對彎道、陡坡
四川地區很多道路具有彎道、陡坡多的特點,“蜀道難”可謂由來已久,連江路更是個中典范:彎道多、坡道大,縱坡坡道最大達15度。對大型機組而言,施工中如果出現上坡爬不動、下坡向前沖的狀況,將會影響到施工的穩定性與質量。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保持機動性是第一個要逾越的難關。
英達機組采用模塊化組合方式恰好克服了這一困難,各臺設備或具有自行功能,或采用履帶設備牽引,機組整體機動性強,不懼怕陡坡,同時機組的轉彎半徑小,對市政道路的彎道、窄道也應付自如。“蜀道難”,難不倒英達的“機動部隊”。
另一個難關是加熱的問題。連江路是“白改黑”路面,此次治理的路病為反射裂縫、坑槽、斷板、沉陷等。英達“對癥下藥”的處方是,先對基層預處理,再采用補強再生工藝添加橡膠改性瀝青混合料。此工藝的難點在于橡膠瀝青料的攤鋪溫度要求達140℃,12月的川南如何確保此溫度?英達研究中心王志美工程 師介紹:一是控制拌和溫度;二是加裝保溫裝置,通過設備減少溫度流失;三是優化施工流程,通過流水化作業保證溫度達標。第二個難關也迎刃而解。
應對超繁忙路段 英達設備不負厚望
連江路是過境國道,連接兩江大橋,車流量大。據報道,在交通管制期間,連江路曾經從早上9點堵到晚上8點,其繁忙程度可見一斑。
此次治理連江路,是這條道路10年內首次大修。如此超繁忙路段修路,如果采用傳統工藝治理,路面銑刨不但會造成噪音、粉塵污染,舊料運出新料運進來,大型渣土車進入繁忙市中心道路,對交通干擾更為嚴重。因此,市政府相關部門領導多方考證后決定采用英達熱再生工藝治理連江路,并對英達的施工寄予了厚望。
英達的表現沒有辜負瀘州市政的厚望,施工中英達橙色大型機組只占據單股車道,以4-6米/分鐘的行進速度穩定前行,所到之處,坑槽、沉陷、裂縫等眾多路病全都消失不見,一條嶄新而平整的道路就在車后呈現出來,周圍既看不見塵土飛揚,也沒有運送廢料的渣土車往來,交通運作正常。
對此瀘州市政生產技術科張志敏科長贊不絕口:“最突出的特點是施工速度快,交通影響小;還有就是路面材料循環利用,節約環保。”
應對超繁忙路段,英達施工不封路,交通正常進行
川南地區樹英達旗幟,瀘州施工意義非凡
本次英達在連江路施工對于川南地區的市政及公路系統來說,意義非同小可。蜀道難,蜀道的養護更難,而高效、優質、環保的英達熱再生技術,是否能改變這一局面?連江路的施工見出分曉。作為川南養護的排頭兵,瀘州市政第一個引入了被交通運輸部鑒定為“國際領先”的英達就地熱再生技術,連江路施工期間,川南各地的道路管理部門、市政公司、科研機構等部門的專家、領導紛紛來到施工現場考察參觀。
英達連江路施工,川南市政、公路系統專家領導現場參觀考察
英達先進設備和工藝在連江路施工期間,不但能夠從容應對窄道、彎道和陡坡,而且施工速度快、交通干擾少,施工質量優異,避免了傳統工藝無法避免的弱接縫和弱界面,實現了層間熱粘結,提高了路面的抗剪強度和路用性能。給前來參觀考察的專家、領導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川南地區樹起了英達熱再生的旗幟。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