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湖南日報刊發了省委書記徐守盛專訪稿《分類指導建小康》-關于湖南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調查與思考,文中強調,發展產業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所在,并在文中引用恒天九五邵陽紡機為例,高度肯定了其這幾年的發展之路,如下:
培育產業,發展經濟,是全面小康建設的關鍵。產業不發展,家底不殷實,全面小康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培育發展產業,也必須從本地實際出發,尊重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律,根據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走差異化發展之路……
經過多年積累,湖南有些傳統產業有了較好基礎,對繁榮市場、吸納就業、促進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大背景下,有些傳統產業因為技術、產品、機制等原因,面臨困難,是全部丟掉、另起爐灶,還是改革創新、促其新生?我們(省委省政府)提出,只要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節能減排要求,有市場、有規模、有效益的產業,就鼓勵通過技術改造、改革改制做大做強。在操作層面上,我們也進行了一些探索。邵陽第二紡織機械廠是一家始建于1968年的老廠子,生產經營一度陷于困境。2010年我(徐守盛)對該廠提出了“退城入園、改革改制、加速發展”的要求。今年10月22日,我再次來到這家企業,看到了另一番景象。老廠子通過改制組建了恒天九五有限公司,新上了新型紡織機械項目,并實施退城入園戰略,將原來位于城市繁華地段的老廠區改造成商業項目,在工業園區建設新廠房,目前銷售收入已達7億多元,有三分之一的產品出口,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將形成25億元的銷售規模。這個企業發展的事實說明,沒有夕陽的產業,只有夕陽的產品;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技術。只要敢于改革創新,困難企業也會煥發生機,傳統產業也有光明前景。同樣在邵陽,我還欣喜地看到,作為全球十大鞋業制造商之一的九興控股,把總部遷到邵陽,帶動配套供應商37家企業入駐邵陽,僅邵陽興昂鞋業有限公司就投資9000萬美元,興建年產600萬雙NIKE成品鞋基地,今年產值將達20億元,創稅3000萬元以上,創造就業崗位10000多個。看了這兩個企業,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傳統產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既有吸納就業多的優勢,又有市場前景廣的潛力,像邵陽這樣的人口大市、湖南這樣的人口大省,目前階段還不可缺少,還應該鼓勵扶持發展,以發揮其促進就業、帶動增長的作用。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