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大牌機油不賺錢,想賺錢要轉變思路。現在的情況是,越是名氣大的潤滑油,留給代理商的利潤越來越少,汽修店和和換油門店則完全只能收工時費。賣大牌機油,代理商和終端店都不賺錢,是產品不賺錢嗎?應該不是,按理說量越大,成本就越低,但是賣油、換油就是不賺錢。
造好油已沒有門檻,主要考驗在于運營。隨著技術成熟,好機油的制造門檻已經不高。說門檻不高,倒不是說它的技術門檻降低了,而是現在造好機油的技術已經完全普及了,什么樣的好油,上一定規模的機油工廠都造出來。做品牌機油,只要舍得用好的基礎油和好的添加劑,造好油不難。
門店賣油日趨專業,機油創收動力增強。市場對于汽修廠和各種換油門店的教育,也已經很充分,門店越來越懂機油,越來越愿意嘗試新的品牌機油,有很大一部分,還希望在機油項目上有更多的收益。據雅森幫統計,在2018-2020這三年,國內涌現了一些優秀的新銳品牌。
這些品牌,有些是連鎖企業自已做的,有些是汽配、汽保大批發商做的,還有的甚至有一個區域多家修理廠或者門店聯合投資的品牌。
車主用油日趨理性,不再過度迷信大牌。年輕化、理性的車主,消費不再唯大牌化,不選貴的,只選對的,已經成為機油消費的新理念。德國原瓶進口、美國原瓶進口,對新一代車主的吸引力已經減弱。以今年很火的一個新品牌,憑借著“酯潤滑油”的定位,以及令人眼前一亮的瓶身設計,快速取得了市場成功。還有另外一個品牌,提出“真1萬公里”換油理念,也快速得到了區域市場的認可。在這次的OEM大會上,我們將邀請多個新銳、特色機油品牌創造人前來講述他們品牌運作的切身感受。
技術不是問題,門店也容易接受,車主也愿意嘗試,如果自已有足夠好的客情和渠道,是不是可以考慮自已做一款品牌機油呢?這個問題值得大家思考。
有渠道,自已做品牌機油。“肥水不流外人田”,作為代理商、連鎖機構,如果自已有大而健全的渠道網絡,完全可以自已做一個品牌機油,自主可控,培育做大,在增加銷量的同時,帶來更穩定和持久的收入。
當然,做好品牌機油,離不開好的OEM工廠。有些不熟悉機油的經銷商、連鎖企業的朋友們,可能還需要一個專業知識的再梳理。不過,這些都不是問題,中貿雅森廣州展為此專門舉辦了一場“中國潤滑油OEM大會”。本屆展會,將有幾十家國內外的機油大廠來參展和參會,例如:天津本合科技、廣東南油、天津漢尊、天津馳美、山東日邦、天津箭牌等等,這些實力工廠,可以提供專業的OEM服務。
同時特邀了專業的機油技術大伽和營銷大伽,給大家普及技術和營銷知識。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