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3月27日。備受矚目的第73屆AMR中國國際汽車維修檢測診斷設備、零部件及美容養護展覽會(AMR中國國際汽保汽配展) 將重回北京并于下周盛大開幕,匯聚全球汽車行業精英,共同探索汽車后市場的創新發展之路。展會將于2025年3月31日至4月2日在全新開幕的首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展示面積達80,000平方米。屆時1,186家海內外知名企業將攜前沿技術、創新產品及全產業鏈解決方案重磅亮相,39場同期活動將圍繞智能技術、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行業熱點展開深入交流。依托豐富的展品布局與高質量會議活動,AMR致力于打造集商貿采購、信息交流、產業服務及人才培養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助推行業向智能化、創新化和可持續方向加速邁進。
深耕汽車后市場逾四十載,AMR中國國際汽保汽配展憑借深厚的行業積淀和卓越的展會服務,在汽車后市場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本屆展會不僅匯聚國內各大產業集群的實力品牌,還將迎來德國、法國、立陶宛、馬來西亞、美國、孟加拉國、瑞士、新加坡、意大利等國家的知名國際品牌同臺亮相,構建全球化合作與交流平臺,為與會者提供前沿視角,拓寬國際業務版圖。
精準布局,全面呈現汽車后市場創新成果
2025年AMR緊扣行業發展趨勢,精心策劃展區布局,覆蓋傳統汽保、汽配、新能源、智能網聯及道路運輸裝備等多個細分領域,打造全產業鏈技術交流與商貿合作平臺。展會聚焦高效、智能、綠色的行業發展方向,匯集一系列創新解決方案,以滿足汽車后市場在技術升級、降本增效和智能化發展方面的迫切需求。
在維修檢測與養護領域,展會將呈現高精度檢測設備、智能維修工具及環保涂裝技術,為提升維修效率和優化作業流程提供多元化方案。例如廣州黑豹的高精度四輪定位檢測儀、羅特的智能沖擊扳手、德國SATA的環保噴涂技術等產品的集中亮相,將直擊維修檢測行業在提升精準度、作業效率和環保標準方面的痛點。
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技術的加速應用,正在重塑汽車后市場格局。本屆AMR將特別加強新能源維修檢測、核心零部件、電子電氣系統等領域的展示,匯集安車檢測的新能源車輛診斷方案、上海碩大的熱管理系統、巴蘭仕的電池維修與舉升設備等前沿技術,助力售后服務體系向專業化和智能化升級。同時,展會將同步呈現人工智能、自動化生產及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最新應用,如納可信的AI智能檢測、玉環津力的自動化零部件制造及正裕的智能減震技術等,推動行業向更高效、安全、智能的方向發展。
在道路運輸裝備專區,展會順應新能源商用車普及和物流行業降本增效與安全升級的需求,匯聚整車制造、車輛檢測、貨運安全管理及智能駕駛培訓等領域的解決方案。東風、福田、慶鈴和中國重汽等企業將攜純電動箱式運輸車、動力電池檢測技術、特種貨物捆扎設備、模擬駕駛培訓系統等創新成果集中亮相,為道路運輸行業的綠色轉型、安全管理和智能升級提供更多可能。
通過全面精準的展品布局與行業前沿技術的集中展示,AMR將全力推動行業創新成果的落地,也為企業拓展市場、深化合作提供廣闊空間。其他亮點參展品牌包括eBay、GYS、Nexus、艾克生、北清中宇、鉑锘、大力、戴卡、德眾、東方時尚、多倫科技、飛鷹、豐日菱、孚瑞、高昌、廣聯、海敦、瀚為、火鷹、津力、金隆、凱迪、領宸、隆中、駱氏、馬哈、啟陽、銳利、三聯交通、三雄、時代龍、泰克、泰田、通廣、五福、依必艾、鈺鉑、裕璽、浙江雙友及中國汽研等。
在觀眾方面,本屆展會將迎來55個海內外專業買家團親臨現場,涵蓋眾多優質采購商與經銷商資源。國內方面,來自河南、江蘇、內蒙古、山東、上海、天津及浙江等多個省市的買家團將匯聚展會,與參展企業開展精準對接,深化行業合作。與此同時,展會的國際影響力持續擴大,東南亞、東亞、非洲、南亞、南美、歐洲、中東及中亞等地區的海外經銷商與采購商亦將齊聚北京,尋求全球供應鏈中的優質產品與技術解決方案。
三大特色專區精彩紛呈,盡顯行業風向
本屆AMR匠心打造三大特色專區,結合創新產品展示與高端行業活動,多維度呈現汽車后市場最新發展動態。深受好評的綠色維修專區再度亮相,專注新能源維修的智能化應用與綠色維修設備的前沿技術革新。山東德系新能源將在現場帶來新能源汽車維修精講與案例剖析,深度解析電池、電機、充電系統等核心部件的維修技術以及新能源汽車維修業務模式,助力維修企業優化服務體系,實現轉型升級。安車檢測則將開展新能源汽車運行安全解決方案專項培訓,聚焦電池、電路、高壓系統、輔助駕駛系統等運行安全關鍵技術,提供專業的技術分析與實操指導,為企業提升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能力增添助力。
隨著行業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持續增長,產教融合專區將聚焦人才培養與職業技能提升,為維修企業與職業院校搭建交流平臺,推動行業技能革新。專區將舉辦一系列高規格賽事與活動,其中全國交通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將再度開賽,設立“新能源汽車維護與故障診斷”和“汽車漆面精修”兩大賽項,吸引職業院校學員及企業維修人員同臺競技,促進技術交流與經驗共享,為行業輸送高素質人才。同時,專區現場將匯聚20余家職業院校,展示人才培養成果,促進與企業的深度對接,為學生及待崗技術人員創造就業機遇,進一步推動產教深度融合。
今年,AMR全新推出道路運輸裝備專區,緊扣智能駕駛時代的道路運輸安全關鍵技術與裝備,為主機廠、物流企業、科研機構及維修服務商搭建深度合作平臺。專區將舉辦道路運輸安全高效技術論壇,圍繞道路運輸貨物裝載規范技術、城市物流配送車型選擇標準、廂式貨車標桿車型指標、商用車出口政策解讀、商用車全景環視系統測評等熱門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幫助企業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增強市場競爭力。
同期活動精英薈萃,共話產業發展未來
本屆AMR精心策劃39場高規格論壇、會議及主題活動,緊貼行業發展脈絡,助力與會者全面把握汽車后市場的前沿趨勢與未來機遇。相關管理機構、行業協會、知名企業、科研院所及業內專家將齊聚一堂,深度聚焦產業變革、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等核心議題,共話行業發展新路徑。
2025“終端崛起·共棲”第七屆汽車服務產業新趨勢大會(3月30日)將深度剖析汽車后市場的熱點趨勢,多維度挖掘行業創新協同發展的新機遇。除主論壇外,大會特別設置三大平行分論壇,圍繞全球合作、油電融合、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為行業同仁在全球變革中運籌帷幄提供有力支持。
· 汽車售后市場出海及跨境經營論壇將邀請海內外知名企業、跨境電商平臺及行業專家,解析海外市場發展現狀,分享出海合作經驗,并探索中小企業如何開拓國際市場,優化跨境經營策略。
· 傳統售后共棲新能源售后盈利新生態論壇將從政策解讀、產品創新、智能技術應用、運營模式升級等多個維度,討論傳統售后與新能源售后的融合發展,助力維修終端企業挖掘新能源領域的新商機。
· 汽車后市場供應鏈渠道共棲論壇以輪胎板塊為切入點,剖析市場數據、質量升級、營銷渠道與經營模式,分析終端企業在供應鏈中的增長機遇,推動產業鏈協同優化。
在全球汽車后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跨境資源整合與服務鏈協同創新儼然成為行業關注焦點。本次“跨境協同:汽車后市場服務鏈的絲路合作”主題研討會(3月31日)將邀請中非發展基金前總裁、知名經濟學家解讀宏觀經濟形勢及“一帶一路”建設重點領域;烏茲別克斯坦交通部代表分享交通合作最新動態與市場機遇;肯尼亞與埃及政府相關部門專家解析非洲市場政策及汽車汽配需求,助力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把握全球合作新機遇。
隨著技術迭代與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推進,汽車后市場面臨著國際化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挑戰。“汽車服務人才的國際化之路:培養模式與合作交流”主題論壇(3月31日)將匯聚知名企業、行業協會及國際認證機構代表,以國際合作、技能人才培養、數字化轉型、國際認證體系等主題展開深入探討,助推行業人才結構優化,培育具備全球視野與技術競爭力的汽車服務人才。
此外,2025機動車檢驗檢測與污染防治行業發展會議(3月31日)將覆蓋環境監管新政策對維修市場的影響、汽車排放污染防治、智能技術在綠色維修領域的應用等議題,通過政策引導和技術創新提升檢驗檢測企業的服務能力,推動汽車維修行業轉型升級。2025年汽車洗美改裝業務發展會議暨《乘用車車身精細修復崗位技能評定規范》標準推介會(4月1日)將講解汽車美容、維修、改裝、車身貼膜、動力裝置精修等領域的市場發展趨勢,并對行業標準化建設進行詳細解析。2025汽車售后維修診斷新技術論壇暨變速器維修診斷技術培訓(3月31日)及“共筑商機 向新而生”2025京津冀卡修行業賦能論壇暨商用車后市場維修業務合作交流會(3月31日)也將同期召開。
作為行業矚目的年度盛會,第二十屆汽車后市場20佳典禮(3月31日)將匯聚近百家企業代表和行業精英,展示兼具創新、實用和高效的維修新技術、產品和設備的成功應用案例,并為汽保設備、汽車用品、零部件生產商及經銷商等搭建高效的交流合作平臺。
有關更多展會同期活動的詳情和議程,敬請訪問www.amr-china.cn/events。
AMR中國國際汽車維修檢測診斷設備、零部件及美容養護展覽會由中國汽車保修設備行業協會、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法蘭克福展覽(上海)有限公司與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聯合主辦,也是法蘭克福展覽集團在全球范圍約40場交通運輸及物流領域專業展覽及活動之一。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展會網站www.amr-china.cn,或通過電郵amr@china.messefrankfurt.com進行垂詢。
熱線電話:
法蘭克福展覽(上海)有限公司:+86 400 613 8585分機870 / 875
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86 10 8260 6672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