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更大 、實效更好、策劃更專業;整合中部五省物流資源,打造品牌裝備采購盛典!
自古九省通衢——深入內陸第一大物流樞紐產業集群! 服務湖北、輻射華中!中國---武漢歡迎您!
展會理念;合作、發展、創新!
活動主題:品牌、科技!
活動規模:20000平方米
支持單位: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湖北省現代物流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
湖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湖北省交通物流發展局
武漢市物流局
主辦單位:湖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中國物流生產力促進中心
東西湖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武漢天地名流會展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武漢天黎九通物流有限公司
湖北天黎金星物流聯盟
協作單位:河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湖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安徽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陜西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江西省交通運輸與物流協會
市場背景
武漢位于中國經濟地理中心,在全國129個城市的鐵路、公路、水運和航空貨運指數排名中位列第二。2011年底,時任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提出:要把武漢打造成“祖國的立交橋”,建成承接東西、連通南北的中部交通運輸樞紐,讓全國的航空、鐵路、公路、水路在這里交匯。并認為是建設中國內陸物流中心的理想場所,完全具備國家物流中心的條件。
發展物流業,湖北得天獨厚:武漢距1+8城市圈不超過100公里,距首都、華南、華北、西南、西北、華中等城市群均不超過1200公里,輻射6億人口,縱觀全省,一個集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于一體的綜合運輸網絡已趨完善;一個按物流圈-物流樞紐城市-物流園區-專業物流中心布局的大物流體系初具雛形。隨著中部崛起戰略的推進,湖北要成為“全國物流中心”的戰略定位在省委、省政府的決策中得到進一步強化。到2015年,武漢將超過北京、上海、重慶,加快形成國家商貿物流中心格局,基本建成國際級物流中心的目標,進入中國物流先進城市行列,到2016年,武漢物流業將實現全年增加值1500億元。2020年成為內陸第一大物流樞紐城市。武漢已進入物流行業高速發展期,已吸引了世界級物流巨頭的紛紛駐足并安營扎寨。
2014(中國·中部)物流博覽會簡稱(CCLE),是在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湖北省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由湖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生產力促進中心、東西湖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武漢天地名流會展有限公司具體承辦執行的首屆中部物流盛會,將于2014年11月20--22日在武漢東西湖區(天黎九通物流停車場)盛大舉行,并將同期舉辦:“2014中部物流高峰論壇。必將為促進中部地區物流合作,招商引資、提升裝備升級、擴大產能方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經過調查:選址在國家級物流集散地舉辦均得到各大設備供應商的參展信心與積極響應。相信將取得理想的參展規模與宣傳、采購實效。
1、策劃亮點:國內首個深入物流戰略城市與產業集群的專業展會,參展、參觀采購供需兩旺。
2、政策亮點:國務院、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四級人民政府都高度重視湖北物流戰略地位,并作為經濟支柱產業納入《湖北省政府十二五規劃》重點扶持。
3、定位亮點:2015年武漢將超過北京、上海、重慶,加快形成國家商貿物流中心格局,基本建成全國性的綜合物流樞紐,2020年成為內陸第一大物流樞紐城市。
4、區位優勢:自古“九省通衢”,武漢在全國129個城市的鐵路、公路、水運和航空貨運指數排名中位列第二。
5、投資優勢:到2015年物流建設項目82個,政府將投入1239億元,加快投資建設形成國家商貿物流中心。
6、集群優勢:全市3000家物流企業,會場10公里內盤踞著2400余家物流公司和5000多家工業企業,是華中地區名副其實的物流集散地橋頭堡。通過市場調查,參展、參觀企業一致認可。
7、會場優勢:會場位于東西湖區物流集群核心地段,具有無可比擬的展會信息傳播輻射力。
8、商貿優勢:武漢商業流通規模在中部地區繼續處于領先水平,2012年武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32億元,同比增幅16.0%,在15個副省級城市排名并列第一。
9、工業優勢:去年工業總產值首破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41.5%。今年工業投資力超2400億元實現2年翻番,并力爭投資額躋身19個副省級以上城市前三,邁入全國城市第一方陣。
10、參觀優勢:東西湖區用戶參觀10分鐘車程、武漢市內用戶參觀30分鐘車程、武漢1+8城市群用戶參觀1小時車程,機場優勢、高鐵優勢、中部城市群用戶參觀(南昌、鄭州、合肥、長沙)2小時路程。
二、中部五省物流園投資項目表:(目前—2015年:請登陸WWW..ZBWLBLH.COM查詢。)
A、布展時間;2014年11月18日—19日 B、撤展時間:2014年11月22日
C、展覽時間:2014年11月20日—22日 D、展覽地點:武漢市東西湖區
(天黎九通物流停車場)
四、東西湖區介紹:
東西湖區位于武漢“1+8”城市圈核心區,具備發展物流產業和多式聯運的設施和資源條件。該區自身產業發展有現代物流、食品加工、機電制造三大支柱產業,該區商貿物流企業2400余家,包括UPS、Fedexs、DHL、普諾斯、敦豪、臺灣大榮、美國安博、天地華宇、嘉里大通等國際物流巨頭搶灘登陸,中鐵快運、中國集裝箱公司、順風、德邦、盛輝物流、招商局物流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落戶,還有菜鳥網絡、亞馬遜、京東、當當網、凡客誠品、1號店、蘇寧易購等電子商務集聚。
五、參展范圍:
1.專用車輛展區:
卡 車:重型卡車、中型卡車、輕型卡車、微型卡車,牽引半掛車;
專用車:廂式汽車、罐式汽車、專用自卸車、起重舉升汽車、冷藏車、倉柵式汽車、特種結構汽車。
2、叉車整機展區:
內燃叉車、電動叉車、手動叉車、普通搬運叉車、防爆叉車、多向走叉車、軍用越野叉車、集裝箱叉車、集裝箱重箱作業叉車、集裝箱正面吊運機、空箱堆高機、電動托盤搬運車、前移式叉車、低位揀選叉車、高位揀選叉車、電動托盤堆垛車、側面叉車、固定平臺搬運車、窄巷道叉車、貨架用叉車、礦井專用叉車、石油液化容器叉車等。
3、物流地產類展區:
公路港、航空港、鐵路港、水運港、物流節點城市與產業基地,物流產業園區(基地)、商貿物流地產、貨運集散基地、物流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等品牌企業;
4、物流信息化展區:
RFID自動識別技術、條碼標簽、數據采集、機電一體化技術、語音識別技術; GPS、WMS、ERP、GIS、EDI、SCM、MIS等物流管理軟件及應用于物流行業的物聯網 技術; 運輸調控與數據處理系統、智能交通系統、倉庫管理及控制技術、網上結算系統;
5、物流自動化展區:
自動化集成系統、自動分揀系統、揀選系統、工業機器人、傳感器、立體停車庫系統、工業門、登車橋、液壓及氣動驅動技術、傳動控制技術、輸送機、機械手、真空搬運機械、移動供電裝置、減速機、電動滾筒、萬向球、;稱重、包裝設備、包裝機、包裝盒、打標機、打包機、纏繞機、捆札機、防滑材料。
6、倉儲設備類展區:
立體貨架、自動旋轉貨架、倉儲籠、工具柜、刀具架、刀具車、托盤、手推車、集裝箱及填充袋。
7、冷鏈技術及設備展區;
冷鏈運輸專用車輛及車載制冷機、制冷系統及機組、冷藏設備、通風設備、庫體材料、冷庫庫門、電控系統、冷鏈倉儲設施、信息采集與管理、溫度監控系統及檢測設備。
8、專業媒體展區:盛大邀請國際國內物流媒體赴會、設置合作媒體展區,全面報道大會盛況。
六、參展費用:展位費與會刊廣告價格:
七、特邀行業;工業/制造業:汽車、石油化工、電氣、機械制造、金屬加工和精煉、家電、其它制造業、研發;商貿/零售:連鎖超市/便利店、食品生產與流通、紡織服裝、生物/制藥、其它批發/零售;服務業:貨運代理/第三方物流、公路運輸、鐵路運輸、航空貨運、運輸公司、海運和港口;
八、媒體聯盟:( CCLE)專業媒體戰略宣傳聯盟,聯盟各成員單位敬請登錄官網查詢)
◆、100家國際主流媒體 ◆、50家國內主流財經媒體
◆、50家湖北主流門戶媒體 ◆、200家行業網絡門戶媒體
◆、20個主干道路口廣告牌 ◆、50條跨街廣告條幅宣傳
九、展覽場地備注:
A、室內展區:采用德國大棚搭建,特征為:18米跨度、5米高度,結構結實、堅固安全,抗8級風力,鋪裝地毯、配置電源、展桌展椅,適合特裝展臺搭建并具有與展覽館同等的展示效果。
B、室外展區:室外為大型裝備實物展示區,參展企業是否獨立搭建桁架噴繪展棚由企業自行決定。
C、開幕式舞臺:會場主入口處搭建主舞臺(背景、舞臺、音響、地毯、空飄、拱門、軍樂隊等配置)
十、事項備注:
1、展會盛況:詳細活動內容、請請瀏覽博覽會官網WWW.ZBWLBLH.COM查詢。
2、參展程序:(敬請致電組委會,索取詳細參展流程)。
3、報名截止日:參展報名截止日為2014年10月1日、10月1日后將全力組織宣傳采購工作、不接受參展報名。參展企業信息、logo、產品促銷信息,將統一印刷展前快訊(參展品牌、新品科技與促銷活動)向專業市場派發,向中國百強物流與中部地區數萬家物流企業、數十萬家工業企業免費郵寄。
十一、組委會地址:(總策劃運營單位:武漢天地名流會展有限公司)
(CCLE)2014(中國.中部)物流博覽會組委會
···············································································
地 址: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解放大道557號中山廣場18樓18室
電 話:027—85777858 傳 真:027—85777838
聯系 人: 王 展 15994281911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