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批后的《沈陽經濟區全國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為沈陽經濟區的發展確立了新的五大目標。同時預計到2020年,沈陽經濟區要基本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綜合實力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成為東北亞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
記者22日從遼寧省沈陽經濟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按照新型工業化“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要求,沈陽經濟區力爭經過5-10年的努力實現五大目標:
一、建設國家新型產業基地重要增長區。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高加工度原材料基地,全國重要的技術研發、轉化、創新基地,東北地區現代商貿、物流、金融中心。
二、建設老工業基地體制機制創新先導區。針對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先行先試、率先突破,創新體制機制,建設區域創新體系,形成較為完善的綜合配套改革政策體系。
三、建設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示范區。以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為重點,大力扶持發展接續替代產業,培植多元化產業發展模式。
四、建設以新型工業化帶動現代農業發展的先行區。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壯大縣域經濟,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格局。
五、建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區。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節約利用資源,建設以循環經濟為核心的新型工業體系、可持續利用的資源保障體系、和諧宜居的生態環境體系。
與此同時,圍繞沈陽經濟區獲國務院批準為全國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主題,沈陽經濟全面開展綜合配套改革三個領域的試點工作,即全國優化金融生態綜合實驗區;全國鐵西新型工業化示范區;沈北行政體制改革與創新實驗區。具體實驗區安排如下:
鞍山:土地集約利用示范區;
撫順:沈撫同城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
本溪: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
營口:陸港聯動發展實驗區;
阜新:資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轉型示范區;
遼陽:生態型新興工業化城市實驗區;
鐵嶺:生態城市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
沈撫鐵:通信交通一體化實驗區。
沈陽經濟區以沈陽為中心、半徑100公里范圍內涵蓋了鞍山、撫順、本溪、營口、阜新、遼陽、鐵嶺8個省轄市。區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的50.8%、東北三省的9.5%。
區內的擁有全國聞名的重化工業基地城市、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東北地區最大的航空港、全國密度較高的一小時城際交通網絡,是國內乃至東北亞地區發展條件較優越的工業型城市密集區。
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以來,遼寧老工業基地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但長期以來形成的結構性、體制性和機制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決。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