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3日,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校友李新創先生,應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的邀請,在北大公共政策國際論壇上,圍繞全球鋼鐵產業現狀及需求判斷、中國鋼鐵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鋼鐵產業綠色低碳合作展望,作了題為《中國鋼鐵產業低碳發展形勢與機遇分析》的專題報告。論壇由南南學院學術院長傅軍主持。
全球鋼鐵產業現狀及需求判斷
在全球鋼鐵產業發展歷程中,鋼產量占世界一半以上的國家曾經是英國、美國和中國。自1996年以后,中國粗鋼產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位,2016年1-11月粗鋼產量占全球50.3%。當前,在經濟發展及技術進步的推動下,在勞動力、土地、資本等要素的支撐下,全球鋼鐵產業已經轉向中國。
從生產來看,2016年1-11月全球粗鋼產量14.7億噸,同比增長0.4%;其中,世界粗鋼產量前十位國家總計生產粗鋼12.4億噸,占世界總產量84.6%。2016年11月全球粗鋼產能利用率僅為69.6%,環比10月下降0.1個百分點。從消費來看,2015年全球鋼材消費量低于2014年,是自2009年以來首次下降,全球鋼材消費格局變化不大。
全球鋼鐵產業發展現已進入第四階段新一輪平臺期,并將迎來一個漫長的調整過程。無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可預見的將來,鋼鐵由于具有資源豐富、成本低廉、性能優越、體系成熟、應用廣泛、綠色循環等優勢,都是應用最廣泛的結構材料和重要的功能材料。通過鋼鐵積蓄量統計結果可以預判,中國將長時期保持較大規模鋼鐵需求。按中長期預測,隨著全球經濟逐步擺脫危機影響,復蘇范圍不斷擴大,將逐步拉動鋼材消費需求增長。
中國鋼鐵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伴隨全球鋼鐵產業的發展形勢,中國鋼鐵產業也已步入減量階段,轉向創新發展。從生產來看,2016年1-11月我國粗鋼產量7.39億噸;11月份粗鋼產量6629.0萬噸,月度平均日產粗鋼221.0萬噸,與上月持平。從產業布局來看,我國持續深入推進“一帶多點網絡化”戰略布局。從消費來看,2015年我國鋼材消費量下降至6.64億噸,同比下降5.4%,是自1996年以來首次下降。2016年我國鋼材消費量將小幅回升。
在鋼材貿易方面,中國歷年鋼材進口量變化相對平穩,2006年起才首次成為鋼材凈出口國。近年來,伴隨中國鋼材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提高,累計出口量已超過累計凈進口量。2016年1-11月我國出口鋼材10068萬噸,同比下降1.0%;進口鋼材1202萬噸,同比增長3.6%。韓國、越南、菲律賓、泰國等國家是我國鋼材主要出口國家。現階段中國鋼鐵產業正面臨著嚴峻的國際貿易挑戰,中國鋼材主要依靠優質的產品、良好的服務和實惠的價格在國際市場取勝,應積極地、全面地、歷史地、辯證地、務實地、發展地看待此問題。
2016年中國鋼材價格同比大幅上漲, 12月中旬中鋼協鋼材綜合價格指數(CSPI)為103.4點,環比上漲15.62%,同比上漲89.79%。但中國鋼鐵行業投資呈現下降趨勢,這是由于國家化解過剩產能取得了明顯效果,各地加大政策執行力度,嚴禁新增產能的項目建設,致使投資有所下降。2016年1-11月,中鋼協會員鋼鐵企業銷售收入2.51萬億元,利潤總額331.46億元;銷售利潤率1.32%,同比上升3.34個百分點。表明中國鋼鐵產業已整體實現扭虧為盈,但利潤水平仍然較低。
鋼鐵產業是中國制造業中最具全球競爭力的門類之一,能夠為國內外鋼鐵用戶提供好產品、好價格、好規模、好服務、好品牌。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鋼鐵內需市場、最完整的鋼鐵產業體系、全球最先進的工藝裝備以及最寶貴的冶金人才資源。
鋼鐵產能過剩是全球性的,并非中國獨有,更不是由中國導致,而且中國已作出突出表率。“十二五”中國共淘汰落后煉鐵產能8920萬噸、煉鋼產能8980萬噸,通過依法依規退出和引導主動退出,2016年已超額完成全年壓減粗鋼產能4500萬噸、退出煤炭產能2.5億噸以上的任務,去產能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實質成效。目前中國鋼鐵產業發展的時代主題正在發生由“增量、擴能”到“減量、調整”的變化,鋼鐵產業的減量發展必將經歷一個較長時期、流程調整、優勝劣汰、多元并舉、創新發展的過程,但減量并不是不發展,而是在《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2020年)》指導下,推進綠色化、有序化、品質化、標準化、差異化、服務化、智能化、多元化、國際化“九化”協同,重塑價值鏈。
鋼鐵產業綠色低碳合作展望
未來鋼鐵行業將實現綠色轉型,節能成為企業推進降本增效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隨著企業節能空間的日趨變窄,唯有系統節能的理念,通過結構、管理、技術等多方面的系統診斷和優化,才能進一步挖掘企業節能潛力,實現能源價值的最大化。而且,還應充分發揮環保標準創新引領作用,利用先進的環保技術裝備助力鋼鐵企業創新綠色發展,全面升級環境保護。
在綠色低碳發展體系建設方面,應以綠色礦山、綠色采購、綠色物流、綠色制造、綠色產品、綠色產業“六位一體”為總布局,做好綠色發展線路圖的頂層設計。“綠色化”是企業可持續發展活力的綜合體現,根據“六位一體”的綠色發展體系,結合當前中國鋼鐵企業的特點,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于2015年建立了鋼鐵企業綠色評級指標體系。該評價體系的框架結構全面覆蓋綠色發展各要素,能夠充分體現經濟因素及環境信息公開的要求,兼具系統性與綜合性,全面體現“綠色化”,且有較為可靠的數據源。
李新創還從鋼鐵國際產能合作、智能制造、人才交流、運營理念等方面,分別論述了鋼鐵產業綠色低碳合作的深入合作路徑。南南合作應堅持“互利、創新、包容、共享”原則,在推廣先進冶金節能裝備和技術、低碳技術創新合作及能力建設培訓、完善節能低碳標準體系等方面開展合作。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是中國唯一專門從事鋼鐵工業發展規劃及戰略研究的全國首批甲級工程咨詢機構,具有資質權威、業績出色、人才雄厚、執行高效等核心競爭力,一貫堅持以高度、廣度、深度、速度、滿意度“五度思維”引領發展。近年來伴隨鋼鐵行業進入發展新常態,冶金規劃院制定了以規劃咨詢為主體、以標準引領和智能制造為兩翼的“一體兩翼”戰略,特別開展綠色發展規劃、“一帶一路”和鋼鐵企業“走出去”規劃研究、智能制造等新的業務領域,并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和服務。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