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進口礦或“擠出”國產礦
據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監測,5月末CIOPI進口鐵礦石(62%品位干基粉礦)價格降至93.67美元/噸,環比下降12.41%。但從海關實際進口鐵礦石到岸價格看,5月份鐵礦石到岸價格只有110.2美元/噸,環比僅下降4.1美元/噸,降幅為3.59%。后期進口鐵礦石價格仍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
蘭格鋼鐵預計,2014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量將會達到9億噸,比去年增長10%左右。如果下半年國際市場鐵礦石價格一直處于100美元/噸以下的價位,甚至逼近90美元/噸,全年鐵礦石進口量有可能達到或接近10億噸,同比增長兩成左右。
“受到邊際成本上升與銷售價格下跌的雙重擠壓,國內礦山企業鐵礦石產量增速繼續下滑甚至出現負增長。”陳克新表示,受其影響,今年全國鐵礦石需求份額將更多被進口礦擠占,國產鐵礦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下降,下半年國產礦市場占有率有可能跌破30%。對于未來礦價的走勢,中鋼協預計,受需求疲軟影響,后期粗鋼產量會有所回落,鐵礦石需求也會減少,但國產鐵礦石產量繼續增長,加上高位港口庫存都將使鐵礦石供大于求的態勢更加明顯,礦價或將繼續呈現下跌走勢。
D 政策建議
加快轉型升級 建設自主創新體系
王曉齊建議,在當前的大背景下,鋼鐵工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以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推動綠色制造作為主要抓手,加快化解過剩產能矛盾,加大淘汰落后、節能減排、環境治理和資源綜合利用力度,全面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鋼鐵企業。
必須堅持把轉變發展方式作為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主要任務,以用戶為中心,加快推進鋼鐵工業由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轉變、由鋼鐵生產向材料服務轉變、由依賴資源能源粗放型發展向綠色可持續發展轉變、由單一鋼鐵制造向適度多元化轉變,實現規模與效益、結構與質量、節能減排與社會責任的和諧發展。
必須堅持把科技、管理創新作為鋼鐵工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建設開放的鋼鐵工業自主創新體系。以引領世界鋼鐵工業技術進步為目標,突破引領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不斷推進產品品種質量、工藝技術和標準的升級;同時創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形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全面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必須堅持把按比較優勢發展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依據,引導企業統籌區位、資源、技術、人才、市場等比較優勢,制定差異化發展戰略,鼓勵以提高區域市場占有率、控制力為目的的兼并重組,打造企業品牌優勢,實現專業化基礎上的規模化龍頭企業,避免同質化惡性競爭。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