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經濟是否因為主辦世界杯而收益?這已經成為一個爭議性話題。在2014年世界杯期間,有外媒評論認為,世界杯的主要受益者最終可能是中國,因為中國在與巴西世界杯相關的基礎設施項目、商品銷售和運輸等環節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事實確實如此,小到足球、圍巾、吉祥物等勞動密集型商品,大到比賽場館能源設備、球場電子大屏幕、輕軌列車和新能源大巴等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商品,還有運輸、工程承包等服務貿易商品,巴西世界杯賽場內外到處都是中國制造。連入圍決賽圈資格都沒有的中國卻擊敗東道主和列強贏得了巴西世界杯的經濟比賽。
與此相對應,巴中兩國經濟的表現也大相徑庭。據巴西央行的調查顯示,100名經濟學家普遍預計今年巴西經濟的增長率僅為1.16%,同時經濟學家對今年年底的通脹率預期卻高達6.46%。而中國今年卻有望保持7.5%的高經濟增長率,同時通貨膨脹率僅在百分之二點幾。
巴西投資159億巨資主辦世界杯,卻可能落得為他人作嫁衣裳,自己反倒陷入民怨沸騰、政局動蕩的泥潭,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中國商品占據巴西世界杯市場,這表明同樣作為人口大國,中國的產業結構體系遠遠比巴西更加合理,更具有競爭力,因此更有利于把握世界市場的發展機會。而巴西的產業結構體系存在重大缺陷,主要出口商品是原材料和初級農產品,制造業產品大多缺乏競爭力。
進一步,為什么巴西制造業發展不起來呢?
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是巴西體制改革遲緩,官僚主義嚴重、辦事拖沓、稅制復雜、腐敗嚴重,以致交易成本高昂,投資營商環境欠佳,對外資缺乏吸引力。
第二是巴西基礎設施落后,阻礙經濟發展和外國投資。超過70%與世界杯相關的投資聚集在媒體、體育場館、旅館、再城市化和公共安全上,只能短期提振經濟,卻并不能真正解決制約巴西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瓶頸問題。巴西經濟發展急需的機場、高速公路、港口、通信、供水供電系統等基礎設施投資只占世界杯相關投資的20%不到。
第三,長期脫離國情,重資本密集型,輕勞動密集型。1990年之前,巴西奉行政府主導的人為“進口替代”戰略,搞貿易保護主義,大興國有企業,搞資本密集型的重化工業,長期忽視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脫離了自身土地、勞動要素豐裕而資本要素短缺的基本國情,導致失業率很高,不能夠很好地解決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問題,從而使城市化變成貧民窟化。而且,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方式擠易滋生腐敗和分配不公,造成巴西林林總總的社會經濟問題。
再加上巴西儲蓄率和投資率都很低,發展資本不足,必然采取大量借債方式進行發展,最終導致1980年代的債務危機,這與中國1994年前的發展模式某種程度上相似。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