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稅收法律并不是那么簡單直接,去掉各種稅收后的產品價格到底是多少,復雜得讓人難以理解。”TUSHAR說,“印度稅收需要基于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產品類型,用不同的方法來計算,當時我們之間通過數不勝數的電話、郵件反復溝通,不幸的是,它的復雜性依然不能被解釋清楚。”
為了打消投資者所有的疑慮,TUSHAR帶著團隊飛到中國,逐條逐款解釋清楚,才讓雙方合作得以繼續。“中國企業如果沒有本地專家指點,在印度投資是一件非常有挑戰性的事情。”TUSHAR認為。
黃群也表示,印度稅法極為復雜,正是由于EM公司深諳當地法律及制度,并且擁有豐富的本土資源及政府關系儲備,得以極大推動了項目的進展并保證了合作的順利開展。
EM公司是印度最大的工業橋式起重機制造商,擁有印度最大的起重機制造工廠以及遍布印度全國的銷售和服務網絡。當中聯重科在印度物色合適的合作伙伴時,EM公司也一直在尋找能夠為印度工業建設提供高品質、可信賴的塔式起重機產品的企業。
黃群說,“中國企業在印度的投資,就出現過誠信及安全問題,所以我們相對會更謹慎和敏感。雖然事前做了大量的調查,但也難消固有的疑慮。”
直到與TUSHAR面對面交談,以及之后項目談判期間的磨合,“我才逐漸放下所謂的‘成見’。他在學用微信,我在學英文,目前我們倆已經可以通過微信即時分享信息、直接交流想法了。”黃群說。
USHAR對這位中國伙伴的評價則是“非常果斷,一旦作出決定,便付諸行動,并且會力排眾難保證目標的達成。”
“雖然兩國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實際還是有很多差異。但是一旦這些‘差異’被理解和接受,中印兩國之間合作則會穩步快速發展。”TUSHAR說。
在這個合資項目中,中聯重科投資控股70%,EM公司占股30%,以一期的“快速啟動”和二期的“層層推進”為戰略。合資公司成立5年內,希望實現在印度市場銷售額年均45%以上的增長,達到年銷售額5000萬美金的規模。
中聯重科管理層最終確定:在印度全面進行本地化生產。
2014年,黃群認為在印度的業務量可能達到2013年的三四倍以上,“這說明印度這個市場確實有潛質。這還僅僅是個開始。”
TUSHAR則表示,印度在過去4年一直處于經濟衰退的威脅之下,“當經濟復蘇的時候,對塔式起重機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
被信任、被尊重
在中聯重科與EM公司討論合資工廠的第一個產品時,中國人本來打算推出中國生產的標配塔機,但調研發現印度市場有不同的需求和要求。經過再三斟酌討論,最后推出的是針對印度建筑工程需求的中低端小塔。
“這對EM公司而言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對于中聯重科來說,改變他們在自己國家所習以為常的工作方式來適應印度市場,同樣也是非常艱難的。”TUSHAR認為。
雙方在合作初期非常謹慎,“前期我們注入的資金只是保證合資公司的運營,辦公和工廠都租用EM公司場地。EM公司對此也表示認可,畢竟他也是股東之一,占了30%股份。如果一開始就投資一個大廠房,最后不能保證銷售或利潤,那就白費功夫了。”
合資建廠是當前海外擴張的一種常見形式,但目前很多合資企業在享受東道國各項優惠政策的同時,不但沒有創造高額利潤,反而呈現利潤降低甚至虧損局面。
中聯重科與EM公司合作中的關聯交易也顯得尤為敏感:EM公司作為小股東,可能會擔心中聯重科定價導致自己的利潤被壓縮。
“了解到對方的顧慮后,我們做了相應調整,讓內部定價更規范更透明,同時,在保護我們應得、合理利潤的前提下確保合資公司的經營最優化、利潤最大化。”黃群說,開會時,中聯重科內部也有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為什么我們有錢不賺?”
黃群的解釋是,“既然是合資公司,就不能將‘我們’分得那么清楚,既然在印度投資,就必須讓我們的合作伙伴看到投資回報,真正實現共享利益,我們的事業才會長久,也才能真正實現共贏。”
合作一年以來,兩個公司會定期召開三次董事會。董事會期間,雙方會了解合資公司的運營現狀,產品的制造及銷售,以及需要合力解決的問題。“今年我們從財務報表發現合資公司已開始盈利,經核算,本地化生產的塔機,其整機的終端成本可降低約10%。
財務報表出來那天,黃群在印度呆了三天,真切感受到TUSHAR對合資公司盈利所難以抑制的喜悅。
“受西方教育熏陶的TUSHAR并不擅長應酬合作伙伴,一般他只是禮節性地與我們共餐,話不多;但這次,他卻連請中聯管理團隊三頓大餐,期間敞開心胸。”黃群覺得,“只有從文化差異的層面去分析,你才能明白,這么一個小小的變化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他放下了對我們的疑慮和防備,意味著他從心里接受并認可了我們這個合作伙伴,意味著我們突破了合作的瓶頸,逐步走向融合。”
印度合資工廠至今一路向好,黃群稱,是因為中聯重科方面堅持了董事占詹純新的“包容、共享、責任、規則、共舞”國際化原則,“用包容來促成文化的融合,用共享來承擔風險與成果,用責任來贏得當地尊敬,用規則展示現代市場的契約精神,用共舞來各就各位、各施所長。”她說,“讓對方感受到被信任、被尊重,這是共贏的關鍵。”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