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低碳裝備制造業
雖然浦東減碳面臨困難,但還有兩個重大利好。一是國家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一是上海打造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
戴星翼認為,應該通過國家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的制度創新優勢,摸索出鼓勵包括企業、居民、社區等在內的基層減排主體自下而上地自覺參與節能減排及循環經濟的推進模式,并積極完善市場機制建設,充分發揮市場作用。
此外,還應將碳減排整體上培育為一種產業集群,以浦東自身為基地,發揮現有制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加強技術儲備,進行服務模式與相關經營管理模式的探討,以服務上海,輻射全國為目標,著力打造與低碳經濟、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相對應的技術與產業的雙高地。
在具體裝備制造業引進方面,戴星翼說,“目前,可考慮爭取的裝備產業包括煤層氣、煤的清潔化利用的相關核心裝置、智能電網關鍵設備、高效儲能裝置等。建議在浦東開辟新園區,或將傳統園區改造、提升為新能源重大裝備專業制造園區”。
此外,浦東目前還可以考慮引進的相關裝備制造業包括火電廠清潔化改造相關設備、燃煤鍋爐改造相關設備、精細化工產業配套設備等。
在上述領域,浦東應努力打造自主品牌、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盡快實現產業化應用和規模化生產。
戴星翼認為,合同能源管理應該是浦東低碳經濟服務產業園的重頭。
“吸引大企業入駐產業園。包括指國內、國際比較有名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如霍尼韋爾、施耐德電氣投資公司、特靈公司等。以及諸如寶鋼、申能、上海電氣等位于本市的大企業”,戴星翼說,“浦東應盡早與其聯系,鼓勵其在浦東形成與其主營業務相關的專業化節能服務企業(如合同能源管理子公司),在提升企業形象的同時增加產品附加值”。
在中小企業方面,他認為尤其應該扶持小型的,但在節能減排領域有獨到技術優勢的企業。“采用政府采購、融資擔保等,目標就是使這些公司迅速成長”。
依托前述產業園,建立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孵化基地。由孵化基地或園區為小型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提供基礎設施,為企業節省運行成本。
此外,小型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可以在企業集群層面上獲得科委的支持和幫助,實現行業內資源共享;吸引風險資本進入產業園,促進企業掛牌上市。
低碳生活方式亦是重點
因為發展水平較高,浦東的低碳方案有后工業社會的特點——交通和居住能耗將占浦東能耗的三分之二。
除工業企業減排和發展低碳有關的裝備制造業外,復旦大學課題組還認為浦東在交通、居住能耗以及低碳生活方式上有所突破。
戴星翼為浦東區政府支招說,區政府為中小型工業企業的能源審計買單、發展節能認證和第三方結算、增加物業管理公司節能減排功能、嘗試低碳社區的示范試點、開展低碳社區試點、鼓勵服務型企業推行彈性工作制、以信息化促進公共服務的低碳化。
建筑節能,資金是最大的瓶頸,戴星翼建議嘗試將舊房改造與合同能源管理相結合緩解舊房改造的資金瓶頸。當維修基金不足以支付全部節能改造費用時,引進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能夠較好地解決融資問題。
“十二五”期間,浦東新區在學校、醫院、政府辦公樓、社區服務設施等公共樓宇的大修改造中要盡量采用這種方式。建議新區政府對現有舊樓改造的方案方法展開調研,獲得樓宇的基礎信息數據庫,從而形成舊樓改造成低碳建筑的相關計劃”。
要依托金融中心的建設,充分開發低碳經濟節能環保領域中的金融服務,以及新的金融品種;拓寬相關領域中的融資渠道。
在培育節能減排交易市場方面,戴星翼建議還應形成自愿減排系統。
戴對此也有一些制度設計。他介紹,首先強調企業資源加入的同時,要求政府改變現行的節能補貼做法,針對企業確定的排放目標給予相應的補貼。存在排放差額的企業進入交易市場;未實現排放目標須退還部分補助金;還應引入咨詢業對自愿減排目標進行審核。
雖然強調市場的力量,但戴星翼認為現階段,政府要做的事情還是很多。
比如:首先要完善基礎數據的收集體系、其次明確企業在節能減排相關領域提交基礎數據的強制性責任、鼓勵社會企業的自發碳核算活動、鼓勵IT企業開發相關統計與監測系統、提升浦東裝備制造業的層級與增加值等。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