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區發展快于東部
區域經濟結構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經濟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而這一現象在今年上半年也得到了改善。
盛來運介紹,上半年,中部和西部的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增加值的增速相對要快于東部地區。其中,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要比東部地區高4到6個百分點,工業的增速要高1至4個百分點。
上半年全國各省市GDP增速也體現了這一改變。數據顯示,除海南受海南國際旅游島拉動,上半年GDP增速達19.4%增速為全國之首,以及天津市近年來受濱海新區建設推動上半年GDP增速達18%,名列第二之外,全國GDP增速排名前十的地區幾乎都是中西部地區。
在中部地區,數據表現最好的是山西,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4143.4億元,同比增長17.5%。湖北省今年上半年GDP增速為15.7%,高出全國4.6個百分點,創出1996年下半年以來最好的半年成績。江西省GDP增長14.4%,為進入新世紀以來最高增幅。
西部地區經濟增速更是遠遠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重慶市、寧夏、陜西、內蒙古上半年GDP增速分別為17.6%、17.1%、16.8%和16.5%。而廣東、浙江等對外貿較為依賴的省份,上半年GDP增速分別為12.7%和13%,排名依然靠后。
從稅收增長來看,上半年,東部、中部、西部三大區域分別完成稅收28052億元、6241億元和6001億元,分別增長27.1%、29.4%和33.4%,西部分別快于東部和中部6.3個和4個百分點。
專家指出,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快于東部地區,一方面說明中西部經濟發展潛力較大,另一方面也凸顯了東部地區發展方式轉變的急迫。
民間投資有所啟動
1-7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個百分點。作為拉動經濟三駕馬車之一,投資增速放緩使得經濟增長擔憂再起。
對此,專家表示無須過多憂慮,因為目前經濟指標的回落,主要是國家宏觀調控主動調控的結果,如國家嚴格控制新上項目等。另外,盛來運指出,國家還有一些后續項目的投資計劃,像西部大開發、區域經濟發展等,都會帶動投資增長,所以投資后勁還是很強的。
事實上,在投資增速放緩的同時,民間投資在“新36條”等政策的拉動下,已經開始啟動,而這對于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來說,更為值得關注和期待。
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份,民間投資占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是5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7個百分點。數據還顯示,1-7月份,民間投資的增長率是31.9%,比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高出7個百分點,在整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也有提高。
民間投資的啟動和快速增長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結構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一變化源于鼓勵民間投資政策的出臺和落實。
3月24日,國務院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時隔兩月,國務院就公布《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新36條”)?!靶?6條”指出,將進一步拓寬民間投資的領域和范圍,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政策性住房建設、社會事業、金融服務、商貿流通、國防科技工業等。
此后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又發文,明確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門在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方面的分工和任務,進一步明確了各領域的細化措施,有利于解決實際操作問題。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