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各國地處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戰略資源十分豐富,是中國與歐洲政治經濟往來的重要橋梁。近年來,在上海合作組織(以下簡稱上合組織)的多邊框架下,中國與中亞各國以貿易投資便利化和大項目合作為主的區域經濟合作邁出實質性步伐,區域內貿易規模逐年擴大,能源、交通、電信、礦產等領域合作逐步加深,合作水平不斷提高。
在國際金融危機等全球性、地區性挑戰日益增多的新背景下,進一步發揮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推動力,對增強區域凝聚力,推動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促進中國與中亞各國經貿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上合組織成立于2001年,由“上海五國”元首會晤機制發展而來。2003年9月25日,上合組織六國總理在北京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確定了該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基本目標和任務、合作的優先方向和領域。以此為標志,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步入實質性實施階段。2009年10月14日,上合組織成員國總理在北京發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會議聯合公報》,進一步重申了上合組織將大力開展經貿、能源資源、農業、交通、通信、質檢、文化、衛生、環保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提高成員國經濟競爭力和共同防范風險的能力。
成立八年來,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法律框架、組織機制和發展目標已經確立,合作機制不斷完善,合作規模和合作領域不斷擴大,區域內貿易和投資環境逐漸完善,在文化、能源、環保等各領域的合作中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目前,上合組織已經成為中國與中亞地區最重要的多邊合作機制之一。
———區域貿易持續快速發展,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
經過八年發展,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經貿關系持續快速發展,貿易量占各自外貿總量的比重逐年提高。2008年,中國與上合組織各成員國間貿易額達到868億美元,相比2001年的121億美元,年均增長超過30%,提前實現了2006年溫家寶總理提出的到2010年貿易額超過800億美元的設想。
其次,成員國間的貿易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互補性增強。中國機電產品出口成為對中亞、俄羅斯出口快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所占比重超過30%。在中國進口商品中,資源性商品及原材料超過中國進口總額的70%。隨著各國經濟穩步發展和內需擴大,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經貿合作蘊藏的巨大發展潛力將得到進一步發揮。
———投資規模迅速擴大,投資領域逐步拓寬。
隨著經貿合作的逐步深入,投資逐漸成為上合組織成員國合作的重要方向。近年來,各成員國積極調整與投資相關的政策法規,投資的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和監管環境明顯改善,相互投資規模迅速擴大,投資領域逐漸拓寬。截至2007年底,中國對中亞、俄羅斯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21億美元。中國企業通過跨國公司在哈薩克斯坦石油資產的收購、投資開采哈石油區塊和建設中哈石油管線等項目,投資金額超過60億美元。上合組織成員國已經成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重點區域。相應地,上合組織成員國對華投資也不斷擴大。截至2007年底,累計對華投資合同金額超過20億美元。
在投資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投資領域也進一步拓展。數據顯示,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的投資領域已由2003年以前的貿易、林業、農業及加工工業,逐漸擴大到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機械制造業、農業及農產品加工、服務業等領域。
———大型合作項目不斷出現。
在2006年的上合組織上海峰會上,胡錦濤主席提出了重點推動能源、交通、電信等優先合作領域網絡性項目的倡議,獲得各方的積極響應和支持。幾年來,各成員國充分利用上合組織這一重要平臺,積極推動大型項目的合作。在中方優惠信貸和上合組織銀聯體等資金支持下,中吉烏公路、塔烏公路、塔境內輸變電線等一批經濟合作項目已經成功啟動并在積極落實之中。
目前,連接中國西部和歐洲西部的交通走廊規劃正在積極探討中。中吉烏光纜、E40公路等項目使得連接本地區的能源、交通、電信等網絡初顯規模輪廓。這些大型合作項目的順利實施,增強了成員國間的經濟聯系和相互依存。
———能源合作進展順利,潛力巨大。
上合組織成員國中,俄羅斯和中亞四國都是能源非常豐富的國家,能源產業日益成為這些國家國民經濟的支柱。能源合作是上合組織成員國間增強互信、互利共贏的重要內容。2003年9月,上合組織成立經貿部長會議高官委員會和有關方面的專業工作組,為區域經濟合作各項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機制保障。此后,各成員國圍繞《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在能源領域確立了19個項目,開展雙邊和多邊合作。能源資源的互補帶動了各國經濟發展和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能源消費結構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2009年12月14日,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正式開通,標志著中國與包括上合組織成員國在內的中亞地區的合作共贏取得重大進展。
———成員國攜手合作,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給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帶來壓力和挑戰。自2008年下半年起,隨著外資大量撤離,上合組織成員國的流動性資金出現短缺,項目投資銳減,失業增加。面對復雜形勢,上合組織主動協調各國立場,密切交流,攜手合作,共同應對挑戰,在促進地區安全穩定、繁榮區域經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