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匯眾重卡銷量不振,原因來自多方面。一是由于常年產量偏低,導致零配件價格居高不下,由此陷入自身產量越低零配件價格越高的怪圈,令消費者望而卻步;二是匯眾重卡外形設計偏日韓風格,在國內注重模仿歐洲重卡的大潮中略顯另類,消費者購買時疑慮頗多;三是不僅重卡行業中的重量級企業像中國重汽重振雄風,而像福田歐曼等一批重卡黑馬也異軍突起,重卡市場總銷量雖在飛速擴大,但競爭卻越發激烈。
而另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則是紅巖在2007年終于歸入上汽旗下。
2007年6月,上海汽車與意大利依維柯商用車股份有限公司和重慶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三方出資組建合資公司,上汽依維柯紅巖商用車有限公司在重慶掛牌,上汽與依維柯合計占67%股權。當年底,外界已在猜測上汽或將舍棄匯眾品牌。
面對上汽依維柯紅巖4萬輛的產能,上海匯眾當時已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機,一段時間,上海匯眾曾借搭載國三標準發動機大造聲勢,高調宣稱要在未來三年內進入行業前三。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隨后兩年銷量竟如坐滑梯般一落千丈。
但真正令上汽痛下決心丟車保帥的應該是上汽依維柯紅巖銷售業績竟也越來越差強人意。2007年銷量達24034輛,到2009年竟降至19609輛。在總銷量超過63萬臺的重卡市場,“上汽依維柯紅巖成為重卡銷量前十中唯一銷量下降的企業”。
濰柴居安思危
當外界盛傳濰柴收購匯眾重卡業務時,正在上海出差的濰柴動力執行總裁徐新玉此前向記者透露:“從我的角度看,濰柴怎么會買這么一塊資產?!帶不來品牌也帶不來渠道價值。”
濰柴負責相應業務的副總譚秀卿也表示:“外界的報道不準確,我們暫時還沒有這方面的消息。”
但是,外界認為即便沒有內幕消息,濰柴競購匯眾的可能性也很大,原因在于濰柴發動機產能逐年擴大,銷售份額卻有逐漸縮小的可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濰柴的最大客戶福田重卡搭載自產發動機份額將會越來越大。
據濰柴動力2009年第一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披露,2008年濰柴已具有各類柴油機30萬臺產能,同時當年將新上一條5萬臺藍擎發動機生產線。而當年福田歐曼重卡采購濰柴發動機達29.207億元,占總銷售額的8.82%。到今年6月,半年中濰柴發動機已銷售33萬臺。
譚旭光曾在當月于濰柴總部所在地舉辦的“千億級綠色動力研發制造基地暨150萬臺大功率柴油機戰略規劃發布會”上高調宣稱,到2015年濰柴發動機總產量將達到150萬臺,到2020年將達到200萬臺。
另一方面,主要合作伙伴也因各種原因各自上馬發動機項目。據北汽福田汽車2009年公司債說明書介紹,中重卡在其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2006年為31.02%,到2008年已達到40.01%,但綜合毛利率在行業中卻處于較低水平,多年徘徊在7%-8%左右,而像中國重汽綜合毛利率達到8.5%-13%,江淮汽車更在11%-15%之間。
福田汽車近日公告稱:“隨著福田康明斯的投產、與戴姆勒合資公司的組建以及歐V混合動力車的量產,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會增強公司的定價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毛利率?!币簿褪钦f,解決之道之一便是,通過上馬自產的重卡發動機提高綜合毛利率。其中最近的一個例子便是,在今年年初福田推出最新產品平臺歐曼GTL,發動機采用的便是康明斯ISZ 13升發動機。
外界猜測,濰柴之所以回避收購匯眾,或許與其旗下擁有陜重汽有關。濰柴或許擔心收購下游整車生產業務會影響與陜重汽的合作。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這種擔心大可不必:放眼看去,重卡行業亦并非陜重汽一家獨占,前有中國重汽、福田等重量級廠家,后有江淮、華菱等新興黑馬。“既然已形成群雄爭霸的局面,倒不如濰柴系旗下各企業拉長產業鏈協同作戰更有效率。”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