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稻草”
輪胎列強上演“搶逼圍”皆因近年來中國市場的旺盛需求。特別是2009年,中國汽車銷售量達到1365萬輛,躍居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伴隨著這一變化,中國輪胎市場也在去年實現了一輪井噴行情。
同時,一個巨大的未來輪胎市場也已處于醞釀狀態。
證券分析師陳愛華告訴記者,“首先,2009年機動車保有量達到1.86億輛,其中汽車7619萬輛。這個數字意味著未來輪胎行業維修市場巨大。其次,我國目前是汽車第一大國,從汽車需求增長預測來看,未來兩年15%-20%增長率可以維持。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替換胎市場將進一步加大。”
陳愛華的這一判斷和固鉑輪胎中國區總經理辜思歷的看法不謀而合。
辜思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的替換胎市場是美國的五分之一,我相信在五年之內這個差距會減半,應該是美國市場的一半。目前,美國市場有2.8億條,中國是5500萬條,我現在還是返回看兩年前中國市場的增長率,正常應該是在20%到25%,這是一個必然的現象,考慮到安全原因,兩年之后必然要換輪胎。”
武田邦俊對外表示,“我們預測(中國)輪胎市場需求在今后幾年將會有大幅的提高,每年需求量還會保持10%的增長,所以我們也要迅速調整生產能力來應對市場的需求。”
東洋輪胎設立全資子公司的目的也在于此。此前,東洋輪胎曾與臺灣正新輪胎成立兩家合資輪胎廠,但在建立獨資工廠前已決定從中退出。
東洋輪胎曾表示,受汽車銷售量快速增長的刺激,中國輪胎市場需求出現了強勁的增長,這是其在中國獨資建廠的主要驅動力。
但與此同時,國外市場的需求卻依然處于萎縮狀態。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米其林的凈利潤較2008年同期下降了71%。
米其林在公告中表示,由于營收下滑9.8%至148億歐元,去年凈利潤降至1.06億歐元。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是汽車廠商和卡車公司的需求下滑。
顯然,在當下的經濟形勢下,中國輪胎市場與海外市場已是冰火兩重天。
另一方面,同中國公司過于依賴國內市場相比,輪胎列強還具備全球調配產能的優勢。
那家山東輪胎公司的副總經理表示,“外國公司的全球布局的能力是現在的中國企業所不具備的。同中國公司相比,外國公司并沒有受到多少‘特保案’的影響。憑借全球生產和營銷網絡,他們可以靈活的調整產品的目標市場。”
記者了解到,就在美對華輪胎特保案導致出口受阻后,住友公司立即對出口序列進行了調整。住友常熟輪胎廠原本承擔的對美出口訂單被交給日本和印尼的工廠完成,該廠則負責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訂單。
知情人士也曾告訴記者,“在應訴對華輪胎‘兩反兩保’調查時,外資公司的態度并不十分積極。”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