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20日公布,初步測算,201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3%;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3.3%。從具體指標來看,2010年4季度G D P同比增長9.8%,一改之前逐季下滑態勢。但是2010年12月份CPI上漲4.6%,高于此前市場普遍預期,預示未來物價上漲壓力仍較大。據專家預計,今年我國有可能同時調整 存 款 準 備 金 率 、 利 率 和 匯率,以控制通貨膨脹。
評價
經濟成績令世人矚目
“(2010年)我們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果。”在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這樣評價2010年中國的總體經濟走勢。
馬建堂所說的復雜環境主要包括:2010年我國面臨嚴峻的各種自然災害;宏觀調控既要保持國民經濟回升向好的勢頭,又要防止可能出現的經濟過熱狀況;世界經濟不平衡、不協調矛盾突出。
然而在這樣的困難面前,2010年中國經濟卻取得了極不平凡的成就。首先,經濟增長趨穩。馬建堂說,2010年一季度G D P同比增長11.9%,經濟出現過熱的苗頭;二季度回落到10.3%,又有人擔心“二次探底”;然而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科學應對下,三季度增長9.6%,第四季度增長9.8%,中國經濟保持了比較平穩較快的發展。
其次,農業基礎加強。去年糧食產量實現七連增,連續四年保持在1萬億斤以上的水平,給宏觀經濟的平穩運行和把物價控制在預期范圍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再次,經濟結構有所優化。2010年內需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率在92%左右,投資、消費對經濟的推動更加平衡;包含新興戰略產業在內的高 新 技 術 產 業 產 值 同 比 增 長16.6%,增速比2009年加快了8.9個百分點;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增強,中西部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節能減排取得明顯成效,根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測算,2010年和整個“十一五”期間的節能降耗目標基本上可以實現。
最后,民生顯著改善。新增就業人數大幅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社會保障水平明顯提高。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主任胡遲 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10.3%的增長率水平相對適中:既高于2008年后半年與2009年的增長水平,表明我國經濟已經有效去除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又低于前兩年經濟運行趨熱時12%左右的水平,表明我國經濟已經開始擺脫靠高增長率發展的模式。從歷年的數據看,10.0%左右的增長率應該接近現階段我國潛在經濟增長率,所以這個增長率水平具有一定的可持續性。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