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重慶、西藏、河北、福建、甘肅等20多個省(市、區)兩會陸續召開。各地在兩會期間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中,紛紛提出了2011年以及未來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降低經濟增速、節能減排、結構調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很多地方謀發展、促轉變的共識
地區生產總值
增長目標普遍放緩
與“十一五”規劃相比,大部分省區紛紛調低GDP增速?!笆晃濉逼陂g,廣西地區生產總值由3984億元增加到915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3.7%。在“十二五”規劃中,該地區生產總值調低為年均增長10%。
內蒙古全區生產總值“十一五”年均增長17.6%,“十二五”時期調低為年均增長12%。2010年,河北省全省生產總值達到2萬億元,過去5年年均增長11.7%。根據規劃,2011年生產總值增長9%左右,未來5年年均增長8.5%。四川省預計2010年生產總值超過16700億元,增長15%,2011年生產總值目標調低為增長12%。山西預計2010年全省生產總值達到8700億元,同比增長13%,2011年預期增長調低為12%。
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東部省份將GDP增速目標降至個位數,充分顯示地方政府淡化規??偭磕繕?,強化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決心。北京提出,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創造良好環境,引導各方面把注意力放在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上,未來5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比“十一五”規劃的目標低1個百分點。廣東提出GDP年均增長8%的目標,相比“十一五”期間增速明顯下調。上海淡化規??偭恐笜?,強化結構調整、民生改善、綠色發展等導向指標,GDP目標年均增長8%。2010年,浙江全省實現生產總值27100億元,過去5年平均增長11.8%,2011年預期增長目標為9%,今后5年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左右。
【專家點評】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白重恩:各地調低GDP增速已是大勢所趨,不僅是因為中央逐步淡化了對GDP考核,起到了指揮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以GDP增長考察經濟社會發展很不全面。今后我們應該更多地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把人類發展指數(HDI)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之一,人類發展指數包括環境、健康、教育等指標,而這幾項指標恰恰又是我們發展比較薄弱的環節,今后對這些方面的考核分量應該加大。
節能減排
成為發展重要內容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節能減排成為繞不過的考核目標與約束指標。在各地陸續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節能減排成為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大力推進”、“毫不動搖”、“堅決杜絕”等詞匯不斷顯現。
例如,西部地區的寧夏,在今年工作安排中強調嚴格執行節能減排“十大鐵律”,“突出抓好83戶重點企業的節能降耗”,“繼續實施10件環保實事”等。此類細節,在河北、陜西等省2011年工作部署中也有體現。如河北強調“對年耗能萬噸標煤以上的1000家重點用能企業、1000家重點排污企業實施全程監控?!标兾饕蟆袄^續抓好200家耗能大戶和100個節能項目”,“6月底前將全省煤礦企業從522家減少到120家”,“年內所有縣城的污水處理廠都要建成投運”。
部分省市區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完成節能減排的約束目標。如,重慶強力推進節能減排,力爭2011年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8%,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進一步下降。安徽省在今年的工作目標中提出,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完成國家下達指標,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均下降1.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2%。
東部的上海將注意力轉移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與能源管理上。如新建高標準節能建筑60萬平方米,對新建居住建筑全面執行65%的節能標準;大力推進國家重大天然氣項目配套工程,健全節能市場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加大合同能源管理,全面貫徹實施前置性能評制度,探索節能減排市場交易試點。
【專家點評】
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原慶丹:節能減排,不單是降低能耗和削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從更深層次上看,減的是經濟發展的沉重負擔,減的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重阻力。從各地舉措可以看出,一方面,“減法”是必須的,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源,讓經濟從根兒上綠起來。一方面,“加法”是高效的,探索節能減排市場交易試點,將為節能減排增添更高的“技術含量”。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