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行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結構調整加快,先進產能比重顯著提高。主要產品產量平穩增長。根據建材聯合會統計,2010年,水泥產量18.8億噸,比2009年增長14%,比2005年累計增長73.9%;平板玻璃從4億重量箱增加到6.3億重量箱,比2009年增長13.4%,比2005年累計增長57.9%。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加大?!笔晃濉逼陂g,累計淘汰落后水泥產能3.3億噸,超額完成32%;淘汰落后玻璃產能3340萬重量箱,超額完成11%。南方水泥、中材水泥等經過兼并重組后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規模經濟效應增強。工藝技術及裝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材行業日產4000噸及以上水泥熟料生產線能力占新型干法能力的比重為57%,比2005年提高19個百分點,新型干法工藝比例達到80%,比2005年提高41個百分點。全面掌握了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大型浮法玻璃等生產工藝技術,并具備了成套設備的生產制造能力,其中日產5000噸大型水泥生產成套設備工藝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二)裝備工業生產保持高速增長,效益狀況好于整體工業,出口穩步回升。2010年,規模以上裝備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1.1%,同比加快7.3個百分點;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9.4%,比重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29.4%,比2008年增長9.8%。
——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成就顯著?!笆晃濉币詠恚瑱C械工業自主創新取得了豐碩成果,2010年新產品產值率達到18.92%,高出總產值增速8個百分點。我國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大進展,神舟系列飛船發射成功,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3000米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投入應用,C919大型客機國產材料研制應用取得突破,百萬千瓦級核電裝備所需鍛件、蒸汽發生器、核主泵開始具備自主制造能力等。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步伐加快。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數控重型五軸聯動車銑復合機床,大型快速數控自動沖壓生產線成功運行,機床產值的數控化率由2005年的47.3%提高到2010年的50%以上,金切機床產值數控化率提高近7個百分點,數控機床自給率提高10多個百分點。跨行業、跨地域、跨所有制企業重組步伐加快。山東濰柴、工程機械、汽車三大集團重組,兵器集團兼并保定天威,廣汽并購湖南長豐,國機集團并購一拖,陜鼓并購上鼓等,都產生了很好效果。
——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優惠、汽車下鄉、以舊換新等鼓勵消費政策效果繼續顯現,汽車行業產銷兩旺。2010年,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1826萬輛和1806萬輛,同比均增長32.4%,產銷再創新高,并刷新全球歷史紀錄。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共銷售946萬輛,同比增長31.8%,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68.8%。節能汽車全面推廣,2010年我國汽車產品燃料消耗量公示制度全面建立,在“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帶動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作全面推進,公共服務領域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城市從2009年的13個擴大到25個,6個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汽車工業自主創新已從單項技術和產品創新向集成創新和創新能力建設方面發展。2005-2010年汽車出口從17.3萬輛躍升到54.5萬輛。
——船舶行業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訂單量、手持船舶訂單量大幅增長。2010年,全國造船完工量656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4.6%,其中出口占80.8%;新承接船舶訂單量7523萬載重噸,是上年新接訂單量的2.9倍,其中出口船舶占75.8%;截至2010年末,手持船舶訂單量19590萬載重噸,比2009年底增長4.1%,其中出口訂單占84.6%,目前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的43.6%、54.8%和41.2%?!笆晃濉逼陂g我國船舶工業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散貨船、油船和集裝箱船三大主流船型優化開發能力顯著增強,部分產品接近和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高技術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打破了國外在高端市場產品領域的壟斷。
——支農惠農政策推動農機化水平提升。截至10月31日,中央財政155億元農機購置補貼已全部落實到位,共補貼各類農機具約525萬臺(套),受益農戶近400萬戶。2010年,大型拖拉機產量同比增長77.7%;中、小型拖拉機產量分別增長4.6%和19.1%;農作物收獲機械產量80.2萬臺,同比增長9.5%;場上作業機械產量增長31.3%?!笆晃濉逼陂g農機裝備水平取得長足發展,綜合機械化水平五年提高16個百分點,2010年達到52%。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