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叉”,經過50多個年頭的風吹雨打,一直駛在國內同行的前列。
3月13日,浙江民企巨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星控股,上市公司巨星科技母公司)正式對外宣布,完成對杭叉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叉控股)98.8%的股權收購,而杭叉控股持有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叉集團)68.65%的股權。巨星控股間接控股杭叉集團,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不過,雙方并未透露具體交易數額。
浙江杭叉參加展覽
繼杭氧、杭鍋等老牌杭企實現上市,借力資本市場尋獲新的增長引擎之后,杭叉集團以重新梳理股權關系的方式拉開了再次提速的序幕。
控股股東易主,杭叉厘清股權關系
這樁轟動全國同行業的并購重組交易,在悄無聲息中完成。
改制,是杭叉被人熟知的話題。上世紀80年代,杭州叉車廠曾一度陷入了破產邊緣,5年3次改制才使瀕臨倒閉的國企煥發了生機并持續穩定發展。
在2000年杭叉進行的第一次改制中,確立了職工控股、國家參股、經營者持股的經營模式;三年后,公司又通過改制建立了規范的股份公司法人治理機構;2005年,通過理性調整,形成了以資金為紐帶、杭叉母公司轄屬40多個生產和經營性子公司的體制。
兩年后的2007年,凈資產僅3億元的杭叉銷售量處于國內市場領先位置,銷售收入突破了30億元。2010年,杭叉實現銷售收入75億元。
“但改制也留下了歷史遺留問題,持股模式就是最明顯的發展障礙。”杭叉集團董秘王阜西表示,改制完成后,公司由職工控股,成立了杭叉控股,由700多位改制職工共同持股構成。這種由職工控股、國家參股、經營者持股的模式導致了公司股東人數過多、股權變更混亂等問題。
由于股東數量和股權狀況與上市相關要求相抵觸,杭叉集團2006年啟動上市計劃后,多年未能實現上市?!吧鲜幸恢蔽闯尚?,融資、擴張都受到了影響,阻礙了杭叉發展的速度?!蓖醺肺鞲嬖V記者,至少不下十家國企、民營企業和投資公司來敲過杭叉的大門,但多數僅愿意參股,并不能幫助企業徹底厘清股權關系。
作為裝備制造企業,缺乏一個有效、自主的融資平臺讓杭叉的發展勢頭逐漸出現滯緩。與久久未能上市的杭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另外一家叉車巨頭安徽合力(600761.SH),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發展迅速,近年已與杭叉不相上下了。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