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美國制造業似乎一直在滑向絕望的深淵。
各家公司一直急切地將業務外包到中國、印度和墨西哥等低成本生產國。隨著生產業務一同流出美國的是制造業工作崗位。雖然偶爾可能會有某家公司將一些制造業務遷回美國,但這只是涓涓細流,這些例外事件似乎恰好證明業務外遷才是美國制造業的主流。目前將部分生產業務遷回美國的只有通用電氣和卡特彼勒等屈指可數的幾家公司。
現在,這種局面可能要改變了。據報道,美國制造行業從上月開始有抬頭的趨勢。
全球需求增加
建筑行業在經歷了嚴冬之后,在今年3月得到回升。對飽受苦難的房地產行業帶來一些慰藉。
美國渣打銀行經濟學家大衛·西門斯(音譯)說道:“制造業仍是經濟復蘇的重要推手。”
新訂單、新制造推動經濟提升,創造就業機會“似乎已發展到了一個顯著的勢頭,2011年頭四個月的就業指數是過去38年來最高的。”ISM主席諾波特·歐(音譯)說道。
最近勞工部指出,領先的制造商在傳統的“鐵銹地帶”(指從前工業繁盛今已衰落的發達國家一些地區)增加了就業人數,同時在第一季度的盈利也相當可觀。
西門斯說道,遺憾的是,這只是大公司展現出的優勢,并不能反映中小型企業的現狀,中小企業也曾促進美國就業人數的增加。
諾波特認為,價格最近大幅度的上漲,是因為石油和其他物品的成本增加。
“價格增長過快,供應商希望增加已接受到還未發貨的訂單的價格,”一位高級官員說道,同時其他官員警告道:“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對利潤造成極大的壓力。”
ISM追蹤的18項工業中的17項均有上升,木制品、塑料制品、橡膠制品和主要金屬制品等。唯一有所萎縮的工業是家具及其相關產品。
美國商務部的另一份資料顯示,建筑消耗的資金在3月有所回升。在三月的花費上升了1.4%,超過了預測的0.4%的增長幅度。
收益的主要來源是私有住宅的增長,增長2.2%達4761億美元,公共建設的消費增長0.1%,達2928億美元。
私有住宅建設上升了2.6%,美國高頻經濟顧問群的首席經濟學家伊恩·謝弗德森說道:“所有的增長都來自于房屋改良,新建房屋下降了1.1%,這一結果真讓人失望。”
盡管如此,美國制造業持續擴大,主要歸因于全球需求增加。美國大型企業、知名企業在賬目均顯示,在一季度的運營狀況佳、并超過預期表現。例如,卡特彼勒公司和康明斯公司的報表顯示,其主要的收益是來自于新興經濟體,例如中國。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機械生產廠家之一,卡特彼勒的數據格外鼓舞人心。該公司在一季度極其強勁的經濟結果遠遠超過預測,因為在中國、印度、巴西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需求增加、鞏固,事實上一季度的盈利已達到預測中2011全年的盈利。
更重要的是,美國不止逐步恢復自身經濟,更持續擴大起全球制造業的領頭羊地位。
中國制造PK美國制造
奧巴馬政府想必會歡迎波士頓咨詢公司的這份研究報告。因為在奧巴馬為美國經濟持續改善所擬定的諸項計劃中,美國制造業的復興是一個關鍵組成部分。目前,美國各州大幅度的稅收優惠,正在使一些導致美國企業決定將生產業務遷到海外的理由開始變得不那么充分,甚至還使一些企業打消了將業務遷離美國的想法。近幾個月來,卡特彼勒、通用電氣、福特等美國制造業巨頭紛紛宣布計劃,對于在美制造業投入新資金。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