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前并不知道我們的產品會在日本核危機中發揮作用,因為我們的泵車以前都是打混凝土的,沒有想到還會拿去打水”
沒有星星,也沒有月亮,湖南洪源機械廠的后山,四個沒有了工作也沒了戶口的年輕人帶著一瓶酒,一只雞,在黑暗中登上了山頂,“桃園結義”。
“今生今世,肝膽相照,患難與共,誓為民族工業的振興而奮斗……”
這一幕發生在1985年秋天,四位年輕人從洪源機械廠辭職之后,開始創業之前。以梁穩根為首的四人正是三一重工的創始人,三一的故事就由那次滴血盟誓開始。
其時的中國,尚且貧窮,不夠強大,而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正意氣風發,富有得想要買下全世界,以至于引得歐美國家甚為忌憚,逼它簽下了“廣場協議”。
本來梁穩根等人振興民族工業的夢想與日本是毫無關系的。不過,在26年后,正是日本的福島核事故檢驗了他們的產業夢想,使“中國制造”獲得了更多國際認可。
三一重工泵車支援福島核電站搶險。
“被宣傳、被高調”
因為產品主要出現在工地上,而非普通消費者的家中,重型機械領域的企業很少能夠引起大眾關注。三一重工算是一個例外。
福島核泄漏發生后,日本想盡辦法為核電站機組注水降溫。他們借鑒切爾諾貝利的救災經驗,考慮采用泵車向機組內注水。
經過仔細測算,他們需要62米臂架的混凝土泵車。于是東京電力公司向三一重工發出了購買意向。
“當日本提出這樣的需求,我們理所當然的第一反應是捐獻一臺設備,這是人道的需求。”4月13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向文波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這臺62米的泵車使三一重工受到了公眾的極大關注。不過,在向文波看來,這是“被宣傳、被高調”的,對三一來說,“被關注”更像個偶然或者意外。
“我們以前并不知道我們的產品會在核危機中發揮作用,因為我們的泵車以前都是打混凝土的,沒有想到還會拿去打水。”向文波對記者談及此事時,語調輕松,惹來現場一片笑聲。
類似的“偶然”還發生在去年的智利礦難現場。
去年10月,智利發生礦難,當時三一重工的一款履帶起重機被救災部門指定為救災設備。
“我們事先并不知道設備運到了救援現場,也是通過媒體的報道,才知道我們的設備進行了這方面的工作。”向文波介紹。
不過,“被關注”之后,人們很自然地要問,為什么是三一重工?尤其是在這次日本福島事件之后。因為日本本身就是個機械制造大國,為何會向一家只有二十幾年歷史的中國民營企業采購機械設備?
據了解,目前生產56米以上臂架的泵車,全世界只有三家公司,分別是德國大象、上海施維英以及三一重工。而三一重工自主研發的66米泵車在2007年就創了吉尼斯世界紀錄,2009年三一刷新自己的紀錄,將泵車的臂架增至72米。
而國際行業顧問Yengst于4月18日發布的2010年世界混凝土機械行業統計數據,可以從另外一個方面解釋為何東京電力公司選擇了三一重工:2010年,三一重工以27.2億美元的混凝土機械年銷售額位列世界第一位,蟬聯冠軍。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