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鐵路、公路建設,軌道交通建設考驗的只是一個特定城市的財政能力。目前,凡是對軌道交通建設有需求的城市都有充足的資金承擔這一使命。在項目得到批復之后,資金能夠在短時間內到位。因此,最為人們擔心的資金到位情況在這個領域并不是問題。
包括北京、西安等城市在內的軌道交通建設項目已經陸續開工,其施工周期都將完整覆蓋今年下半年。因此,從2011年下半年的市場需求情況來看,該領域值得主機企業及代理商期待。從各主要城市的軌道交通發展現狀來看,這股熱潮將長久持續。
對于工程機械行業來講,這無疑將是一片值得期待的市場空間。特別是盾構機,更是將進入史無前例的高速發展期。此次北京14號線引入的盾構機為土壓平衡式盾構機,是由北京華隧通掘進裝備有限公司與日本日立造船株式會社聯合開展技術合作而后投入生產的,并于2011年6月正式下線。該產品先后突破了國內盾構機生產領域的一系列技術瓶頸,開挖直徑為10.26 m,盾殼最大直徑為10.22 m,主體總長度為11.55 m(不含及螺旋輸送機長度),最大掘進速度為8.5 cm/min,是目前國內地鐵用最大直徑的盾構機。然而,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紀錄有可能在近年內被進一步提升。
同時,軌道交通建設還將帶動土石方機械、樁工機械、械等產品的全面發展。但相對于礦山、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由于能夠興建軌道交通的城市并不多,且總體施工的特點在于地下施工難度大,地面施工的難度相對較小而且量不大,該市場對于這些產品領域的需求量并不是特別大。
軌道交通對產品需求較為特殊。一方面,它需要大量的土方及樁工基礎施工,但事實上地鐵站點的地表施工強度并不大;另一方面,由于屬于市政建設,其場地規模有著較大局限性。因此,這對小型工程機械產品來講是一個機遇,然而目前的軌道交通建設在一定程度上仍屬于較為粗放的建設方式,場地占用面積較大,隨著城市發展的進一步成熟,這種建設方式必將發生改變,如何對產品功能進行調整以適應此類施工是小型工程機械制造企業應該思考的一個重點,同時軌道交通制衡下半年工程機械市場發展。
出口:機遇如何把握是關鍵
據統計,2011年1D6月我國工程機械出口貿易額為66.20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48.1%,貿易順差14.29億美元,比上月進一步擴大。其中,累計出口整機42.6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47.8%;零部件出口23.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8.67%。
在2011年上半年市場下滑的趨勢下,我國工程機械出口仍保持大幅增長,為我國企業的國際戰略奠定了基礎,同時,這種出口向好也勢必成為下半年推動市場發展的助力之一。
上半年,由于銀根緊縮、基礎設施建設、水利建設投放有限等因素的影響,市場已從4月開始逐步冷靜,一部分企業甚至受到資金限制,面臨生存困境。但是在如此嚴峻的環境下,我們卻從另一個角度看到了接下來的行業發展目標。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信息部主任呂瑩認為,面對國內市場不斷收縮的困境,企業必須尋找新的增長點,加大出口就是最好的途徑之一。
近年來,我國工程機械市場持續火暴,致使大部分企業把精力置于國內,以求迅速占領國內市場。甚至于部分外資品牌也通過建廠、收購等方式移駕中國,欲從中分得一杯羹。但是,企業這種在中國市場繼續騰飛的美夢很快就被打破了,上半年的銷售數字不允許企業僅執著在國內市場,企業必須消耗掉大量庫存,以保證資金流通,從而為研發創造提供條件,而增加資金流的方法就是轉戰國際。
同時,我國企業羽翼漸豐,尤其是一些有實力的一線企業,已具備挑戰國際的資金、人才、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條件。那么,這些企業就更不能局限于國內市場這壺已經沸騰過的涼白開,更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與外資品牌抗衡,也許大舉進軍國際市場,發展民族品牌缺少的正是這樣一個契機。
與前幾年相比,目前,我國工程機械的出口方向和設備類型已經有了很大突破。盡管美、日、歐三大市場存在不確定性,但我國市場份額在亞非拉國家仍有上升空間。尤其對于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強勁,將成為我國企業的開拓對象。而且,從前“進大出小”的進出口特點也得到了改善,我國也有一些大型、高精尖設備出口海外,這將是我國民族品牌樹立形象的機遇。
此外,之前一直傳言的出口退稅政策暫不會實行。但是,我國企業也應意識到,當市場再度爆發時,這一政策將會繼續成為焦點。所以,企業應充分利用當前政策和市場時機,加緊海外步伐,為企業未來的全球路徑打下基石,同時出口制衡下半年工程機械市場發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