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渠道期待
除此之外,目前租賃行業期待的融資新渠道還包括資產證券化,以及與保險、信托、基金等資金的對接。
遠東租賃早在2006年就發行了國內第一單租賃資產證券化產品,今年年中,據傳其第二批11億元資產證券化產品也獲得證監會批準。
不過,金融租賃行業至今并沒有資產證券化融資出現。王蓉認為,中長期的租賃資產擁有穩定的現金流,其實非常適合證券化,不過似乎監管層仍有顧慮。目前民生金融租賃探討的模式是將租賃資產項目打包,由銀行通過發行理財產品籌措資金的方式盤活資產。
“初期規模在10億~15億,最快年底可以推出。”她介紹,去年以來該公司就在嘗試這種方式,不過當時融資成本過高,沒有發行成功,而今年銀租合作發行理財產品成功的可能性較大。
追求安全投資的保險資金也被認為十分匹配租賃資產。
王蓉透露,她已經與不少保險公司接觸過,對方也頻頻表達了有合作意向,但受限于相關政策,雙方的合作未能實行。雙方甚至設想過,通過銀行過橋,保險公司將資金以協議存款的形式存到銀行,再由銀行放給金融租賃公司,但銀行勢必要收取手續費,無形中成本又增加了。
一些保險人士甚至建議保險公司參與金融租賃的對接,例如租賃公司自籌20%~40%的資金,并以待購設備為抵押物,轉讓租金收取權為額外保證,從保險公司獲取其余的資金。保險公司通過租賃公司的定期還本付息獲得較為穩定的收益。
不過受制于金融分業限制,目前保險公司向租賃公司借款、內設融資租賃部門或者投資設立法人資格的金融租賃公司都還未放行。
但是國外保險資金投資融資租賃公司的案例并不鮮見。
以美國國際集團(AIG)旗下全資子公司國際租賃金融公司為例。該公司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飛機租賃公司,通過出租和轉售的形式,為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提供商用飛機。目前,其在中國的客戶包括國航、澳門航空、國泰航空、東方航空、海航、南航、上海航空、深圳航空、四川航空等等。
信貸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上述種種資金渠道暢通,鑒于金融租賃行業今年首次納入央行信貸規模控制范疇,租賃行業資產規模也無法任意擴張。
據租賃行業人士介紹,與銀行信貸額度控制類似,央行在參考去年金融租賃行業資產增速的基礎上,基本上也給每家租賃公司劃定了今年的新增額度。
王蓉介紹,除了額度控制外,金融租賃公司收取的客戶保證金也納入了央行繳納存款準備金的范疇,要以16%的比例上繳央行,這使得行業的流動性更加緊張。金融租賃公司因此面臨兩難,減少保證金,意味著需要提高融資利率,但客戶一般對利率提高比較敏感。
“特別是議價能力較高的大型企業,如果不愿意接受利率提高,金融租賃公司的利潤就會受到擠壓,中小企業即使接受利率提高,融資成本也會加大。”王蓉說。
而且由于銀行的信貸額度緊張,租賃公司和銀行之間的應收租賃款轉讓業務(也稱融資租賃保理)的難度也在加大。
“今年上半年資產增速受限,我們希望通過轉讓業務多做流量,但是多數銀行都沒有額度,最后只做成了一單。”前述上海租賃人士說。
當然,對于為何非銀行的金融租賃公司也被央行納入信貸控制,行業也是心知肚明。
租賃專家沙泉認為,金融租賃行業結構失衡現象明顯,租賃業務80%以上是融資租賃業務,而融資租賃里又有80%以上是售后回租類業務而非直接租賃。
售后回租雖然是合規的融資租賃業務,不過由于其與銀行抵押貸款類似,很容易被視作銀行貸款替代品而迅速做大資產,但“融資”性質大于“融物”本質,不利于租賃行業長遠發展。
“既然你金融租賃公司沒有實實在在做租賃業務,而是在做類銀行貸款的回租類業務,那央行將金融租賃納入信貸控制,收取存款保證金也不足為奇了。”沙泉認為,金融租賃行業需要正視這個問題。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