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租賃商業模式
民生金融租賃總裁周巍指出,金融租賃行業傾向做簡單的“類銀行”業務,盲目做大資產,確實需要引起重視。
2007年至今,金融租賃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資產規模年底預期達到5000億,他分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金融租賃行業的管理者多是銀行出身,在風險控制理念、市場資源等方面都有優勢,因此資產規模迅速放大;二是行業逐漸發展壯大,在法律、稅收等問題上也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重視,行業得以較快發展;三是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強大支撐,促進了金融租賃等多元化融資渠道的發展。
不過,相比迅速做大的資產規模,他認為行業最迫切需要的,其實是找到各自的商業模式和核心價值。
“售后回租絕不能和銀行貸款簡單劃等號,但行業很多回租類業務確實和貸款區別不大。”他坦承,金融租賃業依靠這種“傻瓜”業務拼規模毫無意義。
目前多數金融租賃公司的回租類業務占比達到70%~80%,民生金融租賃的占比也在60%左右,不過,多數受訪金融租賃公司都有一個降低回租類業務占比的中長期計劃,如30%左右等。
值得注意的是,民生金融租賃的回租類業務占比相對較低,在今年上半年行業利潤表現也較為突出,排名首位,雖然該公司目前資本金和資產規模都不是行業最大。
數據顯示,2008年4月,民生金融租賃成立,當年年底資產規模達到74億,實現盈利;2009年民生金融租賃的資產規模超過150億,利潤超過1個億;2010年資產規模接近400億,2011年估計可以達到600億,資產復合增長率幾乎每年翻番。
“主要還是我們在商業模式上做了一些探索。”周巍認為,目前該公司定位于公務機和船舶租賃,并且在逐步加強專業能力的建設,另外該公司實實在在做了相當比例的中小企業業務,目前中小企業客戶達到2700家,這些因素同樣對利潤業績有貢獻。
因此,周巍呼吁,金融租賃行業在關注各自資產規模增長的同時,也應專注商業模式、核心價值的建立,擔當起推動行業發展的使命。
“從這一點上來說,如果金融租賃行業的基礎扎實了,融資等問題其實就不是大問題。”周巍介紹,如果金融租賃公司的發展目標是資產規模,資金矛盾就會非常突出,相反,如果放慢一點發展速度,做好商業模式,融資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目前民生金融租賃的主體和債項評級都達到AAA,獲得銀行授信額度近900億。今后為了加強流動性管理,還將進一步提高中長期資金的占比,資金問題已不是最大障礙。
當然,從打通融資渠道的角度,周巍仍然希望監管層能逐步放開限制,推動行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融資,融資,還是融資。
自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誕生起,這個話題便久久糾纏著這一傳統而又新興的業務。
這或許與其“出身”及“家族”相關:母公司是資本實力雄厚的銀行,理應不差錢,但這幾年嚴格的信貸調控,使母公司都成了“泥菩薩”。
但更關鍵的原因也許在于金融租賃公司的業務模式。成立至今,近四年的業務長跑,絕大多數金融租賃公司的原始積累都是靠極大的資本消耗完成的。“江湖地位”確立時,亦應是反省之日:如何守業得常青?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