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幅震蕩是一個重要信號
國投基金集團董事長孫飛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人民幣匯率的大幅震蕩,主要受到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因素與國際經濟形勢不確定性的影響。”
孫飛表示,人民幣匯率水平本質上對應中國經濟發展水平與市場化程度,到2011年年底,其上升速度已達到峰值,隨著經濟增長適當放緩,人民幣升值速度也將放緩,目前人民幣匯率大體適應于當前中國經濟與國際經濟發展的雙向平衡,未來3年人民幣匯率維持高位大幅震蕩并放緩升值速度。
孫飛坦言,近幾個交易日人民幣匯率的寬幅波動印證了前期人民幣匯率的大漲大跌正在成為常態,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未來彈性會進一步獲得市場認同。人民幣匯率雙向預期和雙向波動表明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正在穩步推進。
“從未來較長時期來看,在人民幣接近均衡匯率的市場環境下,未來將邁入寬幅震蕩的區間,這也正是人民幣逐步實現市場化、國際化的一個極為重要的信號。”孫飛如是判斷。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行長周小川3月20日再次重申要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這預示我國近期可能采取措施,擴大現有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日波動區間。
周小川在央行主管的最新一期《中國金融》上撰文指出,要穩妥有序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他同時表示,要加強對流動性、杠桿率的監管,并推進利率市場化條件基本成熟;靈活運用信貸政策、差別存款準備金率、住房抵押貸款按揭比例等手段加強宏觀審慎管理。
此外,一些市場人士密切關注人民幣中間價波幅擴大這一新變化,并預計央行會在對市場進行測試后,擇機推出有關匯率形成機制的新政策或新規定,以進一步加大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決定作用以及擴大人民幣的波動區間。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沈建光認為,“海外經濟難有大起色,預計今年月度貿易赤字的出現會更加頻繁,全年順差下降,這將減緩人民幣升值步伐。”
匯率彈性增強具有長遠意義
興業銀行(601166)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坦言,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近期連續出現“跳漲跳跌”,可以理解為人民幣匯率彈性即將增強的信號,未來人民幣匯率彈性還將進一步凸顯。魯政委還同時指出,預計管理層有望很快將人民幣匯率波幅擴大到上下1%。
“當前是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的最佳時機。”中國央行前顧問余永定日前表示。
而“兩會”期間,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易綱在記者會上就曾鮮明地指出,去年第四季度以來,人民幣匯率已經形成雙向預期和雙向波動,“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的彈性”的條件正日臻成熟。
對此,一家銀行的外匯交易員分析認為,人民幣匯率近期來波動加劇的跡象愈發明顯,結合管理層的最新表態,匯率波幅擴大時機或已臨近。
3月份以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較為劇烈的波動,一方面可以理解為向市場釋放的信號,另一方面也是對市場反應的“測試”。就未來較長一段時期來看,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將會進一步增強,并且階段性較大幅度的漲幅也可能多次出現,人民幣匯率的“可預測性”未來將大大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專家委員陳雨露最近公開表示,中國完全有可能在2016年至2020年實現人民幣可自由兌換。
陳雨露還稱,在20年到30年后,國際貨幣體系格局應當由現在的美元獨大,變成美元、歐元和人民幣“新三元格局”。
一位資深外匯市場人士表示,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當前所展現出的積極變化,表明人民幣匯率在市場化方向上正在邁出極為重要的一步。一方面,人民幣匯率彈性在顯著增強,另一方面人民幣匯率也正在實現“脫離市場預期”的關鍵變化,即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將不再像過去數年中那樣“易于預測”,而這也正是美元、歐元等一些重要國際化貨幣所具有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特征。
事實上,從本國經濟、貿易政策以及影響跨境資本流動的角度而言,一國貨幣匯率波動的相對“難以預測”,將大大有利于該國貨幣政策實際決策的制定以及對應的實際政策效果。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增強,將更具有長遠和全局意義。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