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退市制度有望推出,讓投資者對可能的退市股避之不及。不過,經濟導報記者發現,并不是所有的公司在退市后都一蹶不振。
“凈利潤由2003年的不足4000萬元激增至2011年的12.24億元,增幅30倍。”創造這一奇跡的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下稱“山東臨工”)前身曾在1998年上市,2004年被香江控股(600162,股吧)借殼,2006年其裝載機等機械資產被剝離,就此完全脫離資本市場。
如果不是從股市抽身而退,不難推測,山東臨工目前的業績會把香江控股(600162)的股價推向何方。吊詭的是,當初的主動借殼方香江控股,2011年前3季度凈利潤為-3384.88萬元,與山東臨工同期凈利潤9.95億元有天壤之別。
在公司業績相當不錯時對外轉讓股權,甘愿被借殼,而在退市后業績突飛猛進,山東臨工演繹的顯然不是通常的“退市情節”。經濟導報記者研究發現,在凈利潤激增的過程中,山東臨工隱含著利用退市實現MBO、外資并購等一系列資本騰挪術,或許這才是其中的關鍵。但對于這些疑問,山東臨工方面以“主要領導不在公司”為由,婉拒了導報記者的采訪。
業績真相大白
曾絕跡資本市場多年的山東臨工,因為昨(27)日發行的一期中期票據,才把其近幾年的經營業績大白于天下。
其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顯示,山東臨工27日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4億元中期票據,募集資金用于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所需資金。因預計公司2012年采購鋼材需3億-4億元,采購發動機需9億-10億元,共需增加流動資金投入約7億元,故公司擬把募集的4億元資金全部用于擴大挖掘機產量所需要的營運資金,其中包括鋼材和發動機的采購。
為了取信于機構投資者,山東臨工詳細披露了其經營業績。據披露,2008至2010年以及2011年前3季度,山東臨工營業收入分別為38.50億元、36.32億元、71.71億元和84.8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37億元、2.30億元、9.26億元和9.95億元,總體呈現強勁增長勢頭。
而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山東臨工總資產95.27億元,總負債63.72億元,所有者權益合計31.55億元;2011年1-12月,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04.31億元,利潤總額13.14億元,凈利潤12.24億元;公司全年實現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凈現金流分別為145.05億元、7.82億元。
導報記者查閱年報發現,在控股權對外轉讓完成前的2003年,上市公司“山東臨工”凈利潤僅3964.16萬元,主營業務收入不過17.75億元。盡管在當時的資本市場上業績尚可,但比起如今30余倍的業績增長,顯然不可同日而語。
山東臨工的表現,讓本屬同門的山推股份(000680,股吧)(000680)也失色不少。據披露,山推股份2011年前3季度實現收入121.81億元,但凈利潤僅為5.03億元,比山東臨工相差將近一半。
山東臨工還披露,公司2010年裝載機銷量28764臺,市場占有率14.51%,行業內排名第4位,主要競爭對手為龍工、柳工和廈工;2011年1-9月,公司裝載機實現銷售30039臺,產銷率為99%。
而由于有沃爾沃的核心技術做后盾,山東臨工近年來也擴大了生產線,投資了挖掘機擴大產能項目。“據預測,2012年工程機械市場將實現10%左右增長,公司根據市場及自身產能情況,預計2012年銷售將持續增長。”山東臨工這樣的表述,顯然對未來信心十足。
可如今在裝載機市場叱咤風云的山東臨工,當初又為何要轉讓股權,放棄上市公司的金字招牌呢?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