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是創新成為重組的根本。機床工業兼并重組的動力正逐漸從產業鏈后端向產業鏈前端轉移。石勇判斷,面對日益增大的研發費用和研發風險,用一個底層共性技術支撐上層相關多元化的產品,從而增加企業競爭力,已經是當今世界機床企業并購的一大趨勢。
第六是創新推動新舊發展模式交替。“可以肯定的是,機床工業將告別過去的‘突飛猛漲’,進入一個平穩調整時期,放緩無疑會使得各種矛盾‘浮出水面’。”
“只有在這種形勢下,價格競爭將會逐步轉向價值競爭。競爭的結果會使產業優質資源將會進一步向競爭力強的企業集中,而通過增強創新能力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將會成為解決各種矛盾組合的最優方法。”石勇說,“這將是機床工業走向產業高端的最佳路徑。”
技術封鎖趨嚴
石勇認為,在這一輪經濟危機中,中國的裝備制造業已經顯現出其強大的發展力量,成為了逆周期的調節者,而不是順周期的參與者,因此未來它將是中國新一輪經濟周期的帶動力量。
而機床工業既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組成部分,也是保障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機床產業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中心環節。”
“前面說機床行業競爭加劇,實際上這個競爭范疇早已經是全球性的。”石勇強調道。
他介紹說,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發生以來,美歐日俄等各國為應對危機、復蘇經濟、搶占未來發展的先機和制高點,都在重新審視發展戰略,不斷加快推進“再工業化”,培育發展以新能源、節能環保低碳、生物醫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網絡、智能電網、海洋空天等技術為支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全球范圍內重新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的產業體系,而機床工業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
比如,2011年6月16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實施《戰略貿易許可例外規定》,將中國排除在44個可享受貿易便利措施的國家和地區之外。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