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關于30家房地產商的調查顯示房企現金流不佳或引發破產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正在經歷艱難的時刻。渣打銀行最新的調研顯示,他們的拿地意愿降低,土地流拍個案增多,地價已經回落。與此同時,房屋庫存仍在增加,盡管幅度不大,但足以讓開發商預期房價還會有20%以內的降幅。
今年2月底,渣打銀行的研究團隊在二三線城市,對30家房地產商進行了問卷調查和研究探討。這些城市包括成都、武漢、南京、杭州、西安、石家莊、中山和肇慶。渣打銀行發現,中國房地產正處于“弱平衡”狀態,短期內建設前景穩定,“但是顯然,3個月之后有可能更趨疲軟”。
這種預期或許與房地產商融資狀況相關。渣打銀行的調研團隊發現,對開發商來說,融資環境雖日趨緊張,但并沒有極度惡化。至于開發商的現金狀況,24家稱當地開發商很緊張或者擔憂。少數幾家表示非常擔憂。但有6家認為,如果3個月內銷售狀況不改善,即將面臨破產風險。
開發商為了籌集現金而出讓土地或工程項目,19家調查對象稱,知道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此刻,沒有哪個開發商不希望政策放松。不過,他們感到中央政府的決心不易動搖。77%的開發商認為未來3個月中央不會改變房地產政策。
如果政策放松,會是什么形式的放松?開發商回答居首的是更寬松的銀行貸款,其次是下調房貸利率(事實上這正在發生),再次是允許信托公司給開發商的信托貸款展期,此外,還有放松限購及地方政府收購開發商手中的項目用作保障房。
盡管如此,房地產市場些許曙光已然出現。今年春節假期之后房屋銷售狀況有所改善。房屋銷量與前兩年高潮時相比仍處于低水平,但自春節假期以來,銷量保持向上的態勢。政策層面,近期中國人民銀行表態,鼓勵銀行支持房地產企業建設普通商品住宅,并鼓勵銀行降低首次購房人的購房貸款利率。
渣打銀行的調研顯示,一線城市正引領新房價格的調整,二線城市的房價調整目前也已開始。 三線城市住宅平均售價仍然較為穩定。不過,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干預房價,如暫停頒發高端項目銷售許可證等,因此,房價均價并不可信。土地市場亦顯疲態,尤其是一線和二線城市。盡管土地出讓面積增長非常有限,平均地價卻明顯下降。地方政府財政壓力繼續加大。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