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奧巴馬總統今年初提出:對海外生產遷返回國的公司予以稅收優惠刺激,對沒有遷返回國的公司則征收懲罰性稅收,以此希望掀起制造業回流美國國內的潮流時。
制造業大規模從中國等制造大國回流歐美的情況短期之內仍然很難發生。而世界最大的工程機械企業卡特彼勒則把全球的工廠集中于中美兩國市場,并大手筆投資中國市場,卡特彼勒猶如一條“大白鯊”,將對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形成一個巨大的威脅。
發力中國市場
在中國迅速成為全球工程機械產業第一大市場時,中國市場巨大的成本優勢仍然短期內難以消逝,這促使卡特彼勒由只重視歐美市場變為更加重視中國和美國兩個市場。
今年初,卡特彼勒將原本計劃在日本建立的一家工廠回遷到美國的佐治亞州,其生產的全球小型推土機及小型挖掘機將可以供給歐洲市場,其投資的2億美元為當地州創造了4200個工作崗位。但是這并不代表卡特彼勒放棄了亞洲市場,因為卡特彼勒在日本的近鄰中國還有巨大的投資計劃。
今年3月21日,卡特彼勒宣布投資1億美元擴建徐州生產基地的產能,明年徐州基地將成為卡特彼勒在全球最大的液壓挖掘機生產基地,到2016年卡特彼勒徐州基地液壓挖掘機產能將提高八成。3月23日,卡特彼勒宣布將增加其在華子公司山東山工機械有限公司推土機的產品線,并再次擴大輪式裝載機產能,希望到2014年輪式裝載機產能擴大到現在的3倍。4月18日,卡特彼勒收購中國年代煤礦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獲得中國商務部的批準。卡特彼勒的目標是在未來五年內將在華產能翻番,以便實現在華銷售額增長兩三倍的目標。
據悉,目前卡特彼勒在中國的投資高達20多億美元,在華擁有17個制造工廠,另外9個在建,預計2013年前全部投入使用,還有4個技術研發中心,3個物流及零部件中心,員工超過1萬人。
盡管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受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影響,今年出現增速下滑,但中國制造的市場潛力和產業鏈配套對海外的制造業還是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這促使卡特彼勒將投資首選地越來越集中到中美兩國。
2011年,卡特彼勒的全球銷售及收入總額達到601.38億美元,同比增加41%。其業務板塊主要分為建筑設備、再制造、能源、金融(融資租賃)等四大部門。在建筑設備部門,去年卡特彼勒在亞洲銷售額高達58.69億美元,幾乎追平其在美國市場59.85億美元的銷售額。為了擴大該部門規模,去年卡特彼勒甚至以88億美元天價收購了國際礦業設備制造巨頭比塞洛斯國際公司。
卡特彼勒能源部門在亞洲市場的發展盡管遭遇西門子、GE等國際勁敵的強力狙擊,其亞洲部門銷售額不到美國市場的一半,但是仍然發展較快。再制造部門方面,去年亞洲市場銷售額高達46.07億美元,正在追趕美國市場49.63億美元的銷售額,今年亞洲市場預計將超過美國市場。
在融資租賃業務方面,由于中國的融資租賃產業發展程度不夠成熟,且中國企業采取“低首付,零首付”的“激進銷售”策略,這讓卡特彼勒融資租賃部門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遭遇重大的挫折。去年卡特彼勒融資租賃部門銷售額不及美國市場16.87億美元銷售額的三分之一。
由于卡特彼勒在華發展受制于產能不足,卡特彼勒今年正加速收購或合資設廠來大規模提高在中國市場的產能,以便擴大在華市場份額。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