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在威脅
去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營業收入超過5000億元,同比增長17%,預計利潤在400億元左右,而卡特彼勒一家企業營業收入高達601.3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816億元),凈利潤高達49.2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12億元)。這大約相當于中國1700多家機械行業企業去年總營業收入和利潤的八成。
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雖然近年來發展迅猛,但是約七成的利潤幾乎都掌握在外國核心配件廠商手里,中國主機企業僅賺取微薄的利潤。
卡特彼勒不僅生產主機,還擁有比較完整的核心配件體系,因此其競爭力很強,這對受制于外資配件的中國主機企業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雖然三一重工收購普茨邁斯特、徐工機械收購施維英、中聯重科收購CIFA、柳工收購HSW,但是中國工程機械企業仍然無法買到技術水平國際一流的核心配件企業,而只是收購國際二流,三流的配件企業,從技術水平和規模上來講,三一、徐工和中聯重科仍然難以與卡特彼勒、小松這些國際巨頭相抗衡。
以前,卡特彼勒只重視歐美市場,因美國市場給卡特彼勒帶來的銷售額和利潤是其他市場難以取代的,但是三一、徐工和中聯重科技術研發進步很快。目前,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生產的2000噸、3000噸級的履帶式起重機,800噸、1200噸全地面起重機,12噸裝載機,62米泵車等相繼面世。這引起了卡特彼勒的高度重視,在細分市場方面,目前中國企業已經在國內挖掘機、混凝土機械、裝載機等細分市場逐步占據市場份額的優勢。例如,國產挖掘機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從2007年的22%迅速提升到去年的40%,仍在呈現繼續上升的趨勢。卡特彼勒現在希望通過擴大在華產能和加大對華出口雙管齊下來搶占中國更多的市場份額。去年卡特彼勒已把對亞洲的出口額迅速提升到57.95億美元。為了提升在華銷量,卡特彼勒甚至大手筆做廣告重塑自己的在華形象,以支撐其產品銷售的數量增加。去年卡特彼勒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排名已經從2010年的第7名升至第5名。
面對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這條“大鯊魚”,未來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必須加強技術創新和實施國際化戰略,才能不斷應付來自卡特彼勒的威脅。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