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民營造船企業熔盛重工上半年凈利大跌82%,全靠6.7億元人民幣政府補貼才保住盈利不致虧本,而那僅有2艘船的訂單,讓上半年的業績怎么看都不會順眼。在早些年張志熔和熔盛重工風光的時候,就有無數警告的聲音稱其將摧毀整個造船業,如今這個報應似乎來得有些快,但又顯得那么準時。張志熔和他的熔盛重工是怎樣殺死整個造船業的?
行業隆冬 政府補貼送溫暖
政府巨額補貼保駕熔盛重工扭虧為盈
全球造船業正經歷著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酷的冬天。財報顯示,中國最大的民營造船企業熔盛重工上半年收入大降37%至55億元人民幣,而凈利潤僅為2.158億元人民幣,還要拜政府6.7億元的補貼所賜。
看看它慘淡的訂單吧,今年上半年公司僅獲得價值5800萬美元的訂單,全部是巴拿馬型船舶,這僅僅相當于兩艘船的價格。而就在去年下半年,熔盛重工還在為那筆7.25億美元的“蘇伊士油輪”的訂單而喝著香檳慶祝。
的確,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美國經濟復蘇遲緩和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等多重因素,導致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今年以來下跌56%,而該指數正是衡量船運成本的行業基準。不過真正讓張志熔和熔盛重工頭疼的還是25年來最嚴重的航運低迷導致的船舶供應過剩,而造成供應過量的罪魁禍首,正是張志熔和熔盛重工自己。
福布斯富豪張志熔的造船發跡史
故事要從2005年開始說起,彼時的張志熔還是一位發跡于上海的地產大亨。自從當年興建第一家造船廠,僅僅三年就造出了第一艘船,創造了造船史上的奇跡。
一直以來,中國是大宗商品最為旺盛的買家,從戰略角度出發,中國政府開始大力扶持造船業。在2009年出臺一項為期3年的刺激計劃,鼓勵銀行向受到金融危機沖擊的造船企業放貸,并為外國購船方提供信貸。
而當時全球流動性枯竭,船舶買家有時拖欠付款。此外,越來越多的中國船東傾向于在國內購買船舶,對中國造船業的發展也起到了推動作用。熔盛重工借此機會獲得了快速發展崛起的機會。
隨后熔盛重工于2010年香港上市,謀求將業務從干散貨船和集裝箱船擴大到液化氣船和大型海洋工程裝備,成功抵御了2008年那次全球金融危機余波的影響,并一躍成為世界第六大造船企業。
在《2012胡潤長三角地區財富報告》中,張志熔家族以房地產和造船業累積的255億元財富位列長三角富豪第十位,在2012年《新財富》發布的500富人榜中,張志熔位列第26位。
這樣一位年輕而富有野心,有擴張能力且不乏實干精神的富豪,是怎樣把這家造船業巨頭領上絕路的?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