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7日-30日,“中國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bauma China(上海寶馬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展會30萬平米的超大展示空間匯聚了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700家展商、17萬觀眾、各顯神通的機械設備,譜寫了一曲工程機械行業最為華麗、輝煌的交響樂!福田雷沃重工便是這其中最嘹亮、動聽的音符之一,而他們的ETX+系列產品,更是繼去年ETX之后再次獨步“舞”林。
繁華落盡,功夫在詩外。
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發生轉變,2012年工程機械行業進入寒冬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習慣了過去十年快車道行駛的工程機械整機制造企業們,淡季如何逆勢運籌成為業界討論重點。
“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盡管行業進入嚴冬,但福田雷沃重工這家國內成長最快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卻沒有像競爭對手一樣捂緊荷包過冬,而是格外“慷慨”和忙碌:在每年3-5億元的高額科研投入基礎上繼續加碼,將自主創新的前沿陣地主動拓展到海外,搭建完成了歐洲、日本、天津、山東四位一體的全球研發平臺;面對工程機械整機企業普遍存在的核心配套件發展瓶頸,走在行業企業前列,從內部產業結構上打造和完善包括雷沃動力、雷沃橋箱在內的企業自主品牌核心零部件鏈條,成為了行業內僅有的2-3家具備發動機和橋箱等核心零部件自制能力的企業;在行業企業的一片裁員聲中,繼續加速大規模人才“擴軍”,僅2012年內就招聘應屆大學生700余人作為儲備人才,同時面向全球招聘高端人才200余人…
顯然,行業寒流并沒有冷卻福田雷沃重工對未來的信心與熱情,反其道而行之的福田雷沃重工,如巴菲特所言“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眼下的行業低潮期表現出了足夠的“貪婪”。這種種跡象顯示,雖然進軍工程機械行業的時間相對較晚,但福田雷沃重工“逆勢而上”做強做大工程機械業務,到2020年確立旗下工程機械業務全球中端領先品牌地位的目標已開始迅速轉化為實際行動。
逆勢運籌 內圣才能外王
“淡季運籌以期決勝千里,行業短暫的遇冷期,恰恰是企業冷靜下來修為內功和逆勢運籌的最佳時機。”在福田雷沃重工董事長、總經理王桂民看來,“企業‘內圣才能外王’,福田雷沃重工圍繞工程機械業務的一系列大手筆正是在為其注入強勢內涵而運籌。”
雷沃工程機械“內圣”的第一步福田雷沃重工瞄準的是“技高一籌”。核心技術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所面對的最嚴峻的問題之一,福田雷沃重工雖然2004年才涉足工程機械領域,但是從一開始企業便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自2010年開始,福田雷沃重工開始醞釀構建屬于自己的技術平臺,全面解決工程機械業務的技術瓶頸。
而且,福田雷沃重工在構建技術平臺之初,就已經鎖定了與世界先進技術看齊。“雖然進軍工程機械行業的時間相對較晚,但是福田雷沃重工的產品技術始終位于行業的中高端。”黨委書記梁啟榮如此評價福田雷沃重工在工程機械產品技術方面的表現。
目前,福田雷沃重工已經在山東、天津、歐洲和日本建設了四座研發中心。2011年,福田雷沃重工位于歐洲的技術研發中心正式投入運營;同樣是在2011年,福田雷沃重工日本研發中心正式成立,據介紹,該研發中心的核心職責是重點突破液壓、電控等工程機械關鍵核心技術。銜接全球工程機械的技術制高點。至此,一個基于全球視野的四位一體的全球研發體系開始浮出水面,建立起如此完備的全球技術研發體系,福田雷沃重工所建設的技術平臺水平高度在行業內屈指可數。
提升研發和技術水平,人才是關鍵。福田雷沃重工黨委梁啟榮說,對于企業來講,構建良好的研發平臺,如果沒有優秀的人才,企業發展仍將動力不足。僅2011年和2012年兩年時間,福田雷沃重工就引進了1600余位新員工加盟企業,這其中有相當比例的新員工來自海外或國內985、211工程的高等學府。兩座海外研發中心更是整合了全球裝備制造行業內一批高端技術人才。福田雷沃重工的工程機械研發實力開始迅速躋身行業先進水平。
除了技術,國內機械裝備制造行業發展的瓶頸在核心配套件是又一不爭的事實。在對雷沃工程機械核心配套件的戰略規劃中,除了與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配套件企業展開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與各配套件供應商加強戰略合作關系,福田雷沃重工還在積極打造和完善企業自主品牌核心零部件鏈條。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