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由世界品牌實驗室(WBL)發布的2013年(第十屆)《中國500強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榜單顯示,“雷沃”品牌評估價值達到215.58億元,較去年增長22%,繼續穩居全國農機行業首位。
作為國內機械裝備龍頭骨干企業的福田雷沃國際重工有限公司,上半年銷售收入達到108億元,同比增長27.75%;農業裝備、工程機械、車輛三大業務全線飄紅,產銷各類產品379811臺,同比增長16.56%,再創同期歷史新高。
能力升級與產品名牌工程
在福田雷沃重工辦公大樓內的電子屏幕上,一行紅字特別醒目:“能力升級與產品名牌工程”。這句直奔主題沒有過多矯飾的話,是2013年福田雷沃重工的運營主線。在“內涵增長、結構調整、全球化”經營戰略下,福田雷沃重工每年都會提出一條既體現年度經營重心又務實求效的工作主線?!澳芰ι墶泵闇实氖亲陨芰?,“產品名牌工程”意在深化產品競爭力,強化企業市場端的比較優勢,為新一輪的競爭性增長蓄力。在“能力升級和產品名牌工程”的工作主線下,福田雷沃重工全力著手打造“世界標準的中端產品”,加強技術創新,調整產品結構,升級產品質量,有力地保障了各業務在國內外市場“遍地開花”。
福田雷沃重工的農業裝備業務板塊一直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旗下小麥收獲機、玉米收獲機、水稻收獲機、拖拉機四項業務齊頭并進,持續領跑我國農業裝備行業。今年上半年,雷沃農業裝備整體銷售收入突破60億元,同比增長48%,繼續高歌猛進。
近幾年,小麥聯合收獲機進入平穩發展期,但是福田雷沃重工的進取步伐沒有停止,通過產品結構調整升級,今年上半年,在這塊整體理性和成熟的市場上,再次掀起了國內小麥收獲機熱銷風暴潮。在2012年推出雷沃谷神GE40的基礎上,今年全新推出了5公斤喂入量的雷沃谷神GE50,不僅作業更加高效,還在喂入、脫粒和清選三大方面憑借全方位的技術升級,表現了優異的性能,迅速成為今年產品銷售中流砥柱。在雷沃谷神上半年2.6萬臺的銷售業績中,5公斤大中型喂入量的機型超過1.5萬臺,由此拉動雷沃谷神收割機上半年同比增長53.4%。
據農業部發布的數據,今年全國投入麥收會戰的收割機總量超過53萬臺。全國三夏跨區作業信息服務中心統計數據則顯示,今年參加麥收的雷沃谷神收割機達到45萬臺?!袄孜止壬瘛痹俅螕V了麥收會戰的絕對主力。
上半年是玉米收獲機銷售淡季,但雷沃谷神玉米收獲機銷出1310臺,同比增長19.3%。雷沃農業裝備自2004年進入玉米收獲機領域以來,始終堅持以突破核心技術為宗旨、以全方位拓展玉米收獲機產品線為基礎、以最終滿足各地農藝作業要求為目的的研制路線。2012年銷量突破6200臺,成為玉米收獲機行業第一品牌。其中,新產品和具有特殊作業功能的產品貢獻率超過了50%。
今年,整個工程機械行業慘淡,但作為國內工程機械成長最快的企業之一,受益于“能力升級和產品名牌工程”的福田雷沃重工,今年上半年工程機械業務像農業裝備業務一樣,也交出了一份遠好于整體市場狀況的年中考卷,旗下工程機械三大業務各有不俗表現:1至6月份,在挖掘機行業下滑的情況下,雷沃挖掘機銷售同比增長20%,躍升至國產品牌前三位;采用了全新ETX+技術的雷沃裝載機多個區域市場實現熱銷;雷沃旋挖鉆實現銷售50臺,同比增幅達50%。今年,福田雷沃重工對挖掘機產品進行了100%技術升級和更新換代,先后推出了FR225E、FR80G等新產品,在繼承“更可靠、更安全、更舒適”的技術品質基礎上,更加節能、智能、高效。對綠色節能裝載機的打造同樣成功。今年全面上市的雷沃ETX+系列裝載機,采用了全新低速大扭矩發動機和多級功率控制系統,牽引力、車速得到有效提高,全新采用的雙泵合流技術,使雷沃ETX+裝載機在節能環保方面,較常規裝載機省油高達8%~10%,堪稱裝載機市場的綠色節能先鋒。
“這不是一個懷疑的時期,而是一個光明的季節,是檢驗企業底蘊的階段。面對國內經濟速度的拐點,企業更應該把行業低潮期當成機遇期,在激烈甚至慘烈的市場競爭中砥礪內涵,轉型升級?!备L锢孜种毓ざ麻L、總經理王桂民說。
頻獲海外出口大訂單
7月31日,福田雷沃重工第8萬臺出口拖拉機下線暨中國政府援助蘇丹雷沃大馬力拖拉機交機儀式隆重進行。
作為國內機械裝備制造龍頭的福田雷沃重工,近年來國際化步伐不斷加快,頻獲海外出口大單。除了此次雷沃大馬力拖拉機作為中國制造代表援助蘇丹,近兩年,這家企業連連斬獲大訂單,包括出口蒙古國8000臺拖拉機及8000臺農機具、阿爾及利亞1600臺大馬力拖拉機、埃塞俄比亞420臺大馬力拖拉機、蘇丹426臺大喂入量收獲機,出口東盟100臺挖掘機,援助戰后利比亞的190臺雷沃裝載機等。
國內經濟環境不容樂觀,海外市場的經濟環境同樣復雜多變。與國內業務高歌猛進一樣,今年上半年,福田雷沃重工在海外市場的表現可圈可點。大訂單接連而來,充分表明雷沃產品在海外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