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箱底本事都教給徒弟
蓋軍銜徒弟代表 鄭龍枝
我在廈工工作20年,有幸拜蓋軍銜為師,是他的教育和培養,使我從一個普通修理工成長為高級技師,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在廈工的平臺上找到實現人生價值的位置。
進入師門之后,師傅突擊對我訓練鉗工技能,陪我每天在銼削磨鉆中滾打,使我盡快掌握了鉗工要領。有一年夏天,他帶我到郊區調試一臺新型裝載機,運行時,動力明顯不足。為了盡快查找“病因”,師傅二話沒說,一會兒頂著烈日爬上2米多高的機架,一會兒躺在發燙的地面上,前前后后檢查一個多小時,才發現是供油管高溫變形,影響油量供給??粗鴿M身汗水的師傅,我突然明白,精湛的技能,就是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而成。
過去有一種說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師傅卻認為,傳人技藝,自己就得多學習多思考,功夫會越練越好。所以,他教我們,從來不藏著掖著,把壓箱底的本事都搬出來。
中國的“技神”
廈工國際營銷代表 林南
蓋軍銜2000年開始從事市場服務和培訓工作,為用戶傳授技術、排除故障,我們都習慣叫他蓋工。
廈工機械遍布全球,產品到了哪里,蓋工的足跡就跟到哪里,他的美名也就傳到哪里。有一次,我和蓋工在巴西出差,正在走訪客戶時,蓋工接到中東客戶的電話:“我這臺裝載機的變速箱老是出故障,你快過來幫助解決一下?!鄙w工說:“我人在巴西,你把機子重新啟動一下,把手機放到變速箱旁邊,我聽聽聲音。”他找個僻靜地方,專心聽著,過了一會兒說:“液壓管路有問題,你把油管拆掉檢查一下,可能被雜質堵住了?!辈痪?,客戶又來電話說:“蓋工,您真神,是油管堵住了,修好了?!?/P>
今年5月,我接到印度經銷商打來的電話,說一臺裝載機出現故障,查不出原因,想請蓋工幫忙。我哽咽地說:“蓋老師已經離開了我們。”蓋工的名字已經在海內外客戶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他們一有技術上的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位中國的“技神”。
溫暖一生的記憶
蓋軍銜妻子 王嫣明
我和軍銜一起走過了32個年頭。在我眼里,他就是一個普通工人,是整天忙碌而心心相印的好丈夫,是四處奔波而情系家庭的頂梁柱。
軍銜常年出差在外,我們聚少離多,而在家里,他又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學習上。他20歲進廈工當學徒時,只念過小學。成家之前,他對我說:“沒文化,做事太吃力,看技術書,很多東西理解不了,想再去上學。”我說:“你能讀得進去,我支持你”。沒想到,他學習起來一發不可收,我則支持了幾十年。他的學習不全為了文憑和職稱,更多的是專業需要。
1997年,他第二次去南極,中間兩天考察隊與外界失去聯系。后來考察隊和北京恢復了聯系,中央電視臺播放了他們每人一小段錄像。前面的人都跟親人問好。他出來第一句話就是:“工友們,大家好!”到最后都沒提到家人,我既高興又委屈??伤褪沁@樣,對家人的關愛總是埋在心底。他雖然走了,但他留給我的是溫暖一生的記憶。
中國工人的風骨
廈門廣播電視集團記者 許曉露
有一次,我到廈工采訪,想順道見見蓋軍銜。走進車間,有人指著一臺裝載機說:“蓋工在車下”。他從車底爬出來,身上滿是油污,看起來有些邋遢。我不敢相信,他就是那位中華技能大師?我不禁多看了幾眼,肅然起敬。一個功成名就的人,還能像普通修理工一樣扎根一線,摸爬滾打。這種實誠與勤勉、淡然與超脫,正是一代技能大師的根本,是中國工人的風骨。
蓋軍銜的事跡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擁有一種奉獻事業的拼搏精神,一股知難而進的工作韌勁,一份精益求精的執著追求,人生就有出彩的機會。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