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開放的、國際化的柳工”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必然選擇
記 者:6年前您提出了“建設開放的、國際化的柳工”的戰略目標,我們查閱了一些資料,柳工在國內同行中是最早提出走國際化之路的企業,您提出這個戰略的背景是什么?
王曉華:我1999年任柳工董事長后,行業發展進入了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隨著國家產業政策調整和行業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工程機械行業內民營企業迅速崛起,國際巨頭快速切入,行業競爭格局發生了根本變化,工程機械行業形成了外資、民企、國有三種資本競爭的格局。外資企業憑借資金、技術、品牌優勢和全新的經營理念,其產品在技術、附加值上占有絕對的優勢。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柳工做一個中國企業還是世界性企業?這是一個企業志向的問題,柳工選擇做一個國際化的企業。打開廠門,實施“走出去”戰略,建設“開放的、國際化的柳工”。這是根據柳工自身特點,構筑企業生存和發展之路的現實選擇。
記 者:柳工實施國際化戰略具備哪些優勢?
王曉華:柳工有幾十年年專業生產歷程,柳工實施國際化戰略與國內同業相比,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首先當然是專業優勢。柳工是我國輪式裝載機生產基地,企業的生產歷史與我國工程機械的發展史一樣久遠,中國首臺裝載機在柳工試制成功,中國目前最大、最小噸位的裝載機在柳工下線等,柳工曾7次填補我國工程機械發展史上的空白。
其次是品牌優勢。柳工擁有國內裝載機產品的第一品牌,有多年品牌經營的經驗,有一個較忠實的用戶群。柳工牌產品以高知名度、高技術含量、高質量及服務保證,連續多年獲全國“用戶滿意產品”和行業名牌產品稱號。
第三是技術優勢。柳工多年來一直緊跟國際行業發展步伐,狠抓技術創新,高起點地開發出了一系列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產品,可以說,柳工每次新產品的推出,都是對裝載機行業技術的一次革新,比如說2001年中國第一臺高原型裝機ZLG50G在柳工試制成功并批量生產,立即被專家認定是填補國際工程機械空白的創新產品。
第四是管理優勢。柳工是國內同行業中的首家上市公司,有近十年上市經營的經驗;經歷過多次與外企外資的合資合作,積累了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通過一系列的企業擴張和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聯合經營,使得企業的管理實力明顯增強。2008年,我們在工程機械行業率先獲得中國管理最高獎——全國質量獎。
第五是外銷優勢。早在二十世紀70年代中期,柳工就開始為中國援外工程項目提供產品,到1983止,產品援助性地出口二十七個國家,創下了中國同行產品援外時間最長、品種和數量最多、援外國家和地區最廣泛的記錄;80代初中期,開始引進技術、設備,并進行消化吸收;90年代初,開始籌備與外資、外企的合資合作;新世紀伊始,在國外建立了自己的首家子公司和經銷網點等,柳工的對外開放緊扣我國對外開放的時代步伐,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為柳工實現國際化發展戰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記 者:柳工在這幾年國際化進程中采取了哪些具體的措施,取得了那些成績?
王曉華:柳工近幾年不斷拓寬出口產品系列,從原來僅有的幾個主打裝載機品種逐漸拓寬到全系列產品,其中裝載機、挖掘機、路面機械、小型機、叉車等產品獲得CE認證,滿足了歐美等高端工程機械市場的要求。今年國際營銷事業部針對重點市場,制定新的產品營銷策略,確立了以裝載機和挖掘機為核心業務帶動路面機械、小型機械和叉車的增長的海外營銷戰略。柳工牌裝載機在全球市場全面開花,挖掘機在10-15個重點國家實施重點突破,其他產品線根據當地市場和柳工產品適用性匹配程度,在重點國家尋求突破。
目前,柳工在全球建立和完善了60多家一級代理商網絡,銷售地區擴展到五大洲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后成立了澳洲、印度、北美、拉美4個海外子公司。在海外市場運作、新產品改進和國際資源獲取方面都取得了寶貴的經驗。2008年,在印度投資2億元建設柳工第一家海外制造基地,為柳工進一步擴大印度及周邊市場奠定了基礎。
與此同時,柳工加大了在全球品牌推廣方面的投入,并引進國際著名咨詢公司為柳工進行品牌宣傳策劃,在印度、俄羅斯、歐洲等地區進行統一的品牌宣傳。并先后參加了在德國、美國、俄羅斯、印度、澳洲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的產品展會。贊助澳洲橄欖球隊,賽車運動,為提升柳工品牌的國際地位和市場競爭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除了注重市場開發和銷售網絡建設外,柳工引入了客戶關系管理的概念,通過向國際營銷事業部內部和國際代理商體系灌輸客戶關系管理的思想、工具和方法,逐步形成以客戶關系管理為核心的,富有柳工特色的營銷思想和方法論。通過內部體系的灌輸,全體員工客戶意識不斷提高,使國際營銷事業部成為具有高度客戶導向的組織。在國際經銷商中導入客戶關系管理模塊,來提高營銷資源和市場活動的效率。
經過我們幾年的努力,柳工的國際業務取得了令國內同行矚目、令國際同行敬畏的發展速度。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柳工2008年仍實現出口整機4284臺,同比增長56.9%,出口創匯2.16億美元,同比增長69.4%;各項指標均繼續保持行業第一,應該說,柳工的國際化戰略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