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1年并購英國保路捷公司打響國際化的第一槍之后,2008年中聯重科斥資1.626億歐元成功并購意大利CIFA(世界第三大混凝土機械提供商),為其國際化戰略打入一個戰略楔子,不但消除了產品進入歐洲市場的壁壘,更將在未來技術和市場上發揮巨大的協調效應。可以說,通過CIFA,中聯重科已占據了通向世界性企業的戰略高點。
2009年5月底,中聯重科成功地在布里斯班簽下首份融資租賃合同,掘進澳大利亞市場,成為中國企業以融資租賃方式開拓國際市場的第一單。目前,中聯重科搭建了跨國事業部框架,同時成立了覆蓋俄羅斯、澳大利亞、意大利等國際市場的海外融資租賃公司,實現團隊、研發、生產、市場資源國際化,并加強產品的國際認證和海外布點。
從全球工程機械業巨頭卡特彼勒的成長歷程來看,產品市場的全球覆蓋與其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彼此相隨,目前,其已在6個國家(地區)建有上市融資平臺。因此,中聯重科的H股發行將為其國際化提供強勁動力和支持。
現在的工程機械行業,已不再是過去的“傻大笨粗”的代名詞,演變成集合機械、電子、光學、聲學等為一體的高端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詹純新堅信,在今后的十年內里,中國肯定能夠產生本身的“小松”和“卡特彼勒”,誕生世界級企業對于奮進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來說不是夢想。
從1997年銷售額不足500億元,到2010年突破4000億元,中國的工程機械市場在迅速裂變中繁榮。伴隨城市化浪潮和投資拉動,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已成為全球最大市場,從2000年占全球市場比重8%,增長到目前50%以上。2009年全球工程機械50強,中國占8個。
但詹純新仍然認為,從行業的整體趨勢看,中國機械工程企業必須走出去。他說,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只有“走出去”才能突破瓶頸,才能在有效整合全球資源的前提下完成國際化轉型,實現“彎道超車”。
眼光有多遠,世界就有多大,思想有多深,成就就有多高。在詹純新看來,正是思想在“構筑未來”。現在,中聯重科的世界級企業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在未來五年時間內實現銷售額過千億元,進入全球前5位,而且,50%以上的產品和銷售均是非中國市場的,也就是說,中聯重科不但要做世界級企業,而要做“含金量”很高的世界級企業。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面對一個又一個甚至比天還大的困難、曲折甚至阻撓,是什么支撐著一個知識分子型企業家不斷前進的腳步,并在經歷如此困難的同時定下如此高遠的目標?他的內心有沒有恐懼和茫然?有沒有失落和疲累?是什么支撐著他不斷擴大著自己人生和事業的邊界?
詹純新的回答很簡單:熱愛。他說,“這是一種很深的感情,我常是淋浴的時候在思考,當你熱愛的時候你就會天天都沉浸在里面。你會很執著有激情。遇到困難都有想到辦法。會堅韌地走下去。然后就會有魄力、有戰略眼光。”
末了,詹純新又說:“我這輩子就辦了兩件事:生了一個女兒。創立了一個企業。”
隨著中聯重科與收購的意大利混凝土巨頭CIFA整合順利,中聯未來的國際化正邁開更大步伐.圖為CIFA的同事們也喜歡了中國的拔河運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