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3月份工業生產者價格變動情況顯示,2012年3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3%,環比上漲0.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0.1%,環比上漲0.1%。而2012年1至3月份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0.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0%。
此前記者在廣州、東莞、佛山、珠海等珠三角地區調研時,眾多中小微企業負責人反映,“經濟寒冬”遠未過去,“中國制造”面臨招工難、材料貴、融資難、稅費重等多重成本困局,需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讓“中國制造”輕裝上陣。
一、3月生產資料價格環比上漲0.3% 成本上漲讓企業“左右為難”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2年3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3%,環比上漲0.3%,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中生產資料價格環比上漲0.3%;此外,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0.1%,環比上漲0.1%。
盡管PPI的同比數據出現了下降,但從更能反映價格最新變動的環比情況看,3月份,中國生產資料出廠價格上漲0.3%。此前記者在珠三角采訪時,受訪企業紛紛表示,成本上漲讓其開工“左右為難”:原料上漲、用工成本增加、開工一般沒錢賺,可不開工則留不住工人,一旦遇到好的訂單也無法按期完成。
廣東美思內衣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孫小姐說,海綿是生產內衣文胸的重要原料,但去年以來海綿的價格漲幅達到25%,企業每年的采購量都在上千萬元,不斷上漲的成本壓力讓企業感覺喘不過氣來。可我們也不敢輕易減少生產量,因為工作量少了,工人覺得沒錢賺就會跑去其他企業‘炒更’(打臨時工),現在人員流動太過頻繁,生產車間工人每月進出的數量在200人上下。
記者在珠三角調研中了解到,由于歐美經濟恢復的不確定性,外貿企業訂單受到較大影響,中小微企業相關負責人普遍認為“經濟寒冬”遠未過去。
東莞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說,受歐美市場低迷影響,企業訂單平均下降15%-20%。據國際權威機構分析,2012年歐美經濟復蘇依然乏力,失業率居高不下,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不斷蔓延擴散,加深并拖累了實體經濟。根據對300家跟蹤企業問卷調查顯示,預計2012年出口訂單持平和下降的企業超過七成。
“企業來自美國的訂單量下降了1/3,而且訂單金額變少了,以前兩張訂單可以湊夠一個貨柜,現在5張甚至10張訂單才能湊夠一個貨柜。”東莞萬江敏聯花廠財務人員劉小姐很感慨。
而融資難、融資成本高企也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東莞基業電器財務負責人朱先生說,2008年企業的融資成本在5.8%左右,到了2011年上漲到9.8%。一些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討好”銀行,企業每年要購買銀行代銷的各類理財產品,月末或季末還得拿出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配合銀行完成“沖時點”考核任務。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