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業生產未來還將“疲弱” 實施“減負工程”促進轉型升級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前三個月經濟數據折射出工業生產在一段時期內還將“疲弱”,此外,在內外需可能長期不旺的大背景下,建議協調多部門的力量,推動“中國制造”輕裝上陣,推進企業主動轉型升級。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教授楊衛華說,在廣東出臺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多項措施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力度為企業減負,使企業獲得實際的經濟效益。以企業所得稅為例,年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的企業由原來的25%減按20%的稅率,實際上才減免了1.5萬元。建議對解決大量就業的中國制造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對所得額不超過6萬元的企業可免稅。
廣東省地稅局局長王南健表示,針對中小企業生存困難,去年中央出臺優惠政策,將增值稅起征點的幅度調高到月銷售額5000-20000元,營業稅起征點的幅度為月營業額5000-20000元,廣東都采用了最優惠的20000元額度,但很多企業都覺得不解渴,建議提高到適當水平。
楊衛華說,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優良的社會環境。可加強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完善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機制,對中小企業貸款額度、幅度較大的金融機構給予風險補償。鼓勵民間建立和發展社會信用調查評估機構,構建中小企業信用評級制度和指標體系。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