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轉型即將迎來“關口之戰”。
10月15日-18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五中全會中,一項極為重要的議程,便是審議研究并通過關于“十二五”規劃的建議。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楊偉民強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十二五”規劃的主線與核心。
“中國的‘十二五’時期可稱之為‘戰略拐點’,將是劃分過去30年和未來30年發展周期的拐點;換言之,‘十二五’是中國未來30年發展的起點。”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王小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知情人士透露,國家在“十二五”時期將致力于實現“華麗轉軌”:初步考慮將經濟增長速度(GDP)定為7%左右,進而集中精力把發展轉換到內需主導、消費拉動、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民生優先、共建共享的軌道上來,“使‘十二五’真正成為發展方式轉變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時期”。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條知易行難的漫漫長路。復雜的國內外局勢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如何尋找突破口?
“新穩態”前的轉身
全球經濟面臨再平衡的轉型劇痛,中國經濟告別兩位數增長;打破“唯GDP”慣性與量化經濟轉型目標,成為“十二五”規劃的重要特點
“十二五”規劃編制與以往五年規劃的最大不同點,便在于國內外發展環境的新變。
對此,經濟學家們趨于共識的判斷是,全球經濟可能將進入一段難耐的時期,增速放緩、結構轉型、競爭加劇等多重特征并存,舊的均衡穩態打碎之后,全世界踏上了尋找“新穩態”的征途。
這些新變,將直接壓迫中國擴展外需的空間,倒逼中國調整結構、擴大內需。中國在占領戰略制高點的比拼中,是借機“彎道超車”一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生產力強國,還是錯失仍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反而被競爭對手趕超?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