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內需短期收縮,年中有望逐步企穩
內需收縮是當前我國經濟回調的重要原因。首先,投資增速穩中略降。1—3月份,擴建、改建項目投資增速有所提高,但新建項目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9.1個百分點。從構成看,受前期開工項目建設時滯支撐,房地產投資保持了較快增長,但待售房面積處于歷史同期最高水平,新開工面積下降,商業性地產投資增速有可能明顯下滑;制造業投資增長24.8%,比去年有所回落;基建投資負增長,下滑幅度超預期。這三項投資平均占整個固定資產投資比重近85%,決定了投資的總體走勢。
其次,消費增速有所放緩。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實際增長11.3%,比去年全年下降0.8個百分點。其中,金銀珠寶、家用電器、體育娛樂用品、石油及其制品類等彈性較大的消費品,增速降幅明顯。在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的構成中,食品、紡織等占比上升,汽車、家電、石油制品等占比下降。
再次,去庫存導致存貨需求減速。自去年三季度以來的去庫存過程尚未結束,產成品去庫存壓力仍在。2月份工業產成品庫存增長18.4%,比去年平均增速回落4.3個百分點。其中,耐用品庫存指數下降明顯,2月環比下降6.5%。受預期和PPI持續走低影響,企業原材料采購進度放慢。商務部監測的企業生產資料庫存,環比由去年4月以來的負增長轉為正增長,但增速僅為1.8%。 PMI原材料庫存指數已經連續多個月處于50分界線以下。
雖然出現經濟減速現象,但從發展趨勢看,內需增長有望逐步企穩。我國仍處于消費快速增長期,消費的穩定性總體較高。受居民收入增長、公共服務改善及汽車銷售回穩等因素支撐,以及住房剛性需求的逐步釋放,消費實際降幅有限。企業去庫存也有望在年中前結束。2000年以來的經驗表明,企業庫存周期大致為38—40個月。據此推算,本輪庫存低谷應該在二季度。根據PPI與原材料庫存的歷史關系,PPI止跌后,原材料庫存將逐步增加。而PPI在上半年止跌并小幅回升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短期需求下降的最大風險來自于投資。隨著銷售下降和新竣工項目投放,估計房地產庫存將在三季度達到峰值,而且前期房地產企業通過信托渠道獲取的資金,還款期也將集中在三季度到來,房地產企業特別是中小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鏈更趨緊張。但在商業性地產投資下降的同時,今年保障房在建規模大,占全年在建住房面積超過30%,中央財政也加大了資金支持力度,有利于穩定投資增長。近年來推動制造業投資較快增長的因素仍在,如產業轉移、設備更新、機器替代勞動等,特別是隨著出口增長的回升,對制造業投資將產生一定拉動作用。另外,考慮政策時滯,去年四季度以來宏觀調控效應逐步顯現,高速公路、鐵路、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投資有望從二季度開始出現一定回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DRC)景氣監測指數顯示,我國宏觀經濟同步指數有望在年中前筑底回升。所監測的39個行業的景氣狀況顯示,在經過11個月持續回調之后,目前行業運行整體呈現出逐步企穩跡象。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