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展望:奧運提振效果料有限 ,2012年經濟實現0.4%微幅增長
8月2日,英國央行宣布,維持官方銀行利率在0.5%,并維持量化寬松(QE)總規模在3750億英鎊不變,符合市場普遍預期。該行在7月的議息會議上宣布擴大資產購買計劃規模500億英鎊。
展望英國經濟,英國央行在8月8日公布季度通脹報告中大幅下修英國經濟中期成長預估,因擔憂金融危機以來損及成長的因素可能比先前預想的持續更久。報告稱,英國兩年后經濟年成長率可能在2%左右,遠低于三個月前預估的2.67%。報告預計2012年下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比較可能會低于歷史平均水平,而不是高于;這個前景較5月報告疲軟,反映金融危機以來造成成長疲弱的要素或許仍然存在。英國央行預計,兩年后的通脹率略低于1.7%,高于或低于2%的機率大致相當。英國央行指出,歐債危機依然是英國經濟所面臨的最大風險。
為了改善經濟放緩問題,英國央行在7月重新啟動了資產購買機會,承諾將在接下來的四個月期間再買入500億英鎊的英國國債,使得購債總額上升到3,750億英鎊。英國央行和英國財政部還聯合推出了一項方案,融資換貸款計劃,向銀行提供廉價資金,前提是這些銀行要向購屋者和企業放貸,同時,若銀行在危機中缺乏流動性,這項方案將確保銀行可獲得緊急資金。
近期,評級機構穆迪下調了對英國經濟的預期,穆迪稱英國2012年和2013年GDP增速的預期分別下調至0.4%和1.8%。公共部門赤字以及債務負擔依舊巨大致使英國財政彈性遭到削弱,這是英國經濟面臨的關鍵問題之一。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專家表示,英國經濟在第二季意外滑坡后,2012年可能萎縮,因歐元區債務危機及內需疲軟,使其難以恢復強勁增長。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一期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英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被該組織從0.8%下調至0.2%。7月1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2012年度英國第四條款磋商報告稱,盡管英國采取了多種措施提振經濟,但受國內信貸緊縮、信心低迷和歐債危機的影響,未來經濟增長仍十分緩慢。
關于奧運會對英國經濟的提振。分析指出,截至2015年,英國經濟將會從奧運會的消費刺激及間接效應中獲得51億英鎊的持續效益,這意味著從2013年到2015年間,英國經濟年均增長率將達到3.5%。高盛認為,倫敦奧運會將幫助英國第三季度GDP增長0.3%或0.4%。但也不乏唱空之聲。很多機構認為,奧運會對英國經濟的提振作用將十分有限。湯森路透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接受調查的分析師認為,倫敦奧運會可能產生短暫的提振作用,但不會給步履蹣跚的英國經濟帶來重大長期利好。
德國近期宏觀經濟形勢盤點與展望
德國2012年二季度GDP初步數據顯示,2012年二季度,德國經濟增長出現回落趨勢,按可比價格計算,實際GDP同比增長0.5%,增幅比一季度下滑1.2個百分點;經季節和工作日調整后,實際GDP環比增長0.3%,增幅比上季回落0.2個百分點。
2012年二季度,按當前市場價格計算,德國名義GDP為6486.0億歐元,同比增長1.7%;按2005年可比市場價格計算,實際GDP為6119.3億歐元,同比增長0.5%;GDP平減指數為105.99(按2005年為100),同比變化1.2%。
經季節和交易日調整后,二季度,德國名義GDP季調值為6610.7億歐元,環比增長0.7%;實際GDP季調值為6170.2億歐元,環比增長0.3%。其他經濟數據顯示:
經濟:德國8月ZEW經濟景氣指數降至-25.5,觸及2011年12月以來最低水平,為連續第四個月下滑。
工業:德國6月工業產出回落幅度略超預期,6月季調后工業產出月率下降0.9%,預期下降0.8%,5月升幅由1.6%上修至1.7%;6月工作日調整后工業產出年率下降0.3%,前值持平;6月未季調工業產出年率上升3.2%,前值下降6.6%。
企業:德國民間部門在8月連續第四個月萎縮,8月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47.0,為38個月低點。
消費:德國6月實際零售銷售年率上升2.9%,預期上升2.9%。
物價:德國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率持平,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終值未作修正,依然為月增0.4%,年增1.7%。
制造業:德國7月制造業景氣狀況連續第4個月進一步惡化且不及預期,7月Markit/BME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自6月45.0下降至43.0,且不及43.3的預期,創下2009年6月以來最低水平。德國6月制造業訂單較上月下滑,且降幅超出預期,德國6月季調后制造業訂單月率下降1.7%,預期下降1.0%。同時,德國6月未季調制造業訂單年率下降5.4%,前值修正為下降10.5%,初值下降10.6%。
貿易:德國6月季調后貿易帳盈余為162億歐元,5月修正后為盈余153億歐元。德國6月季調后出口月率下滑1.5%,進口則下降3.0%。德國6月未經季調出口年率增長7.4%,進口則增長1.5%。德國6月經常帳盈余為165億歐元,5月修正后為盈余81億歐元。
就業:德國失業率降至統一以來的最低點,為6.8%,就業人數達到4160多萬。
德國經濟展望:德國經濟增長依然表現強勁,2012或實現0.5%至0.7%的增長
雖然德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雖然只有0.3%,但在歐債危機和歐洲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果實屬不易。
惠譽發布公告稱,由于在歐債危機和全球增長放緩的環境下德國過去兩年經濟增長依然表現強勁,因此維持該國AAA評級展望穩定。展望德國經濟,訂貨和投資指數連續下降令各界擔憂。訂貨減少說明外界環境依然嚴峻。投資下降說明企業家信心不足,未來前景不明朗。從全年來看,德國經濟仍有可能實現0.5%至0.7%的增長。
國際風險評估機構穆迪公司25日宣布把17家德國銀行的評級展望定為“負面”。此前該公司剛剛把德國信用前景由“穩定”降為“負面”,稱可能下調其Aaa評級。穆迪稱,做出這一決定是因為,隨著歐元區債務危機的惡化,德國的銀行體系變得非常容易受到影響。德國銀行由于明顯暴露在歐元區國家,尤其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威脅之下,并且消化債務能力有限,隨著危機的深化,將變得更加脆弱。
法國近期宏觀經濟形勢盤點與展望:
法國統計局發布報告顯示,2012年二季度,法國經濟繼續低迷,經季節和交易日調整后,實際GDP同比增長0.3%,增幅與上季度持平,環比增長0.0%,折年率下降0.2%,增幅比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2012年上半年,法國名義GDP季調值為10106.2億歐元,同比增長1.8%;實際GDP季調值為9015.5億歐元,同比增長0.3%。
法國統計局表示,在不計存貨變化的情況下,法國的國內需求水平對本季該國經濟增速的貢獻力度為0.1個點。盡管法國經濟在今年第二季度并未實現增長,但其表現依然優于早前市場分析師的預測。
財政:法國6月經常帳赤字略有擴大,而5月貿易帳赤字修正值則略有縮小。數據顯示,法國6月經常帳為逆差49億歐元,5月貿易帳逆差由41億歐元修正為40億歐元。法國6月經常帳赤字略有擴大,而5月貿易帳赤字修正值則略有縮小。具體數據顯示,法國6月經常帳為逆差49億歐元,5月貿易帳逆差由41億歐元修正為40億歐元。
法國預算部長周四重申,即便法國經濟增速不及預期,但政府仍承諾到2013年將赤字/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降至3%。
物價:法國7月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HICP)年率上升2.2%,升幅略低于上月的2.3%。法國7月HICP月率下降0.5%,降幅大于預期的0.4%。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率下降0.4%,上月為持平。
消費:法國6月家庭消費支出增長幾乎停滯,且二季度總體支出水平不及一季度。6月家庭消費支出月率上升0.1%,低于5月0.5%的增幅,但符合市場預期。
工業:法國6月工業產出并未如愿取得反彈,且制造業產出僅創出微小增幅。經季節調整后,法國6月工業產出月率與5月持平,預期為上升0.4%,5月工業產出月率降幅自下降1.9%修正為下降2.1%;同時,6月工業產出季率下降0.6%,年率下降1.9%。
制造業:法國6月制造業產出年率下降3.1%,前值下降4.3%;法國6月制造業產出月率上升0.1%,前值下降1.0%;法國6月工業產出月率持平,預期上升0.4%,前值由下降1.9%修正為下降2.1%。
金融:截至今年7月底,法國外匯儲備為1672.81億歐元(約合2054.87億美元),比前一個月增加86.83億歐元(約合106.7億美元),增幅為5.5%。
外貿:法國6月貿易帳為赤字59.9億歐元,赤字較預期有所擴大。法國6月進口為425.34億歐元,前值427.6億歐元。法國6月出口為365.44億歐元,前值374億歐元。
企業:法國8月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48.9,創六個月新高,7月終值為47.9。綜合PMI指數回升部分得益于新業務訂單下滑步伐放慢,除2月份外,今年每個月的新訂單均在下降。不過,綜合PMI指數為連續六個月低于50的榮枯分水嶺。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